第298章 我大元也很繁荣(1 / 2)

​【入主中原,灭亡南宋过程之中,迫使两宋先进的政体与经济发展方式被约束,使汉文化出现倒退趋势】

【但元带来的大一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蒙古,女真,契丹等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后世朝代与文化提供一定基础,于整体而言,有一定利处】

看着光幕上的话…

忽必烈真心觉得,这个榜不如不上,感觉全都是批判他的。

【作为征服者,忽必烈拥有莫高成就与功绩,横扫欧亚大陆,铁骑所向之处,无不臣服,达成了那个时代最强之音】

【开疆拓土到达史无前例的高度,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令人赞绝的巨大帝国,为后世帝王奠定一定疆域基础】

【促成了天下大一统,结束了宋,金,西夏,大理等分裂的格局,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与tai湾,再次确定这一地区为中原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

【但作为统治者,实施政策的过程之中却毁誉参半,能听取手下人的意见,有高超的用人技巧,合理安排不同人才建设新生帝国,牢牢把握主动权,有远大胸怀,不擅长耍手腕】

【却过于急躁,急着实现自己构建的计划,导致不满增加,军事上,他对将士也过于严厉,导致帝国内部时有动乱发生】

忽必烈脸庞不由得抽搐了几下。

别的帝王,就是一顿夸,怎么到了他这里,就基本上是批评了。

【灭亡南宋之后,吸收了汉文化有益行政机构,并设立了行省,开创‘省制’之端】

【立司农司,劝农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以劝农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标准,并令人编辑《农桑辑要》颁行全国,促进了农业的兴盛发展,对中原经济,政治稳定有促进作用】

【发明了纸币‘钞’,并流通全国,作为财政基础,奠定了纸钞使用基础,但因为后续管理者不顾现实情况,滥发纸币,造成纸币信用崩塌】

【为了应对荒年,在丰年由国家收购余粮,贮藏于国仓,在荒年来临之时应对粮价上涨,并组织了对老学者、孤儿、病弱者的公众救济,完善了了社会福利制度】

【对宗教采取信仰自由的政策,但禁止宗教凌驾皇权之上,前承古人,后启来者,为中原大地皇权压制神权做出贡献,保证了宗教的多元化,思想交流繁荣】

看着这四行字,忽必烈那叫一个开心,终于是完全夸赞他了。

不容易啊!

【纵观整个中原大地历史,也算的上是大一统帝王之中,少有的征战帝王,一代雄主,军事上的成就不逊色天可汗李世民】

看到对自己的评价…

忽必烈只能说,就像盛夏之中喝了一杯凉水一样,浑身上下都舒服了。

但李世民显然没那么舒服。

虽然忽必烈的军事成就不逊色他,甚至比他都要高。

可被拿做跟他李世民比,他还是感觉有些不爽。

光是将他们真正的汉人列为最低等,就让他们这些人很不舒服。

什么时候,他们汉人地位如此之低了!

赵匡胤想了想,还真有,五代十国时,有人把汉人当成四角羊。

这是汉人最憋屈的时候,所以他扫除天下,一统中原以免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可没想到,三百多年后,中原大地百姓又重蹈覆辙了。

“我说,各位帝王们,我执政时候,其实情况也没那么糟糕!”

忽必烈擦擦头上的汗,即便他疆域最大,但不代表他的成就就是最高的。

在座这么多帝王里,成就比他高的人就有好几个。

加上这些人一致对外,这让他感觉很有压力。

“哦,没那么糟糕?不如说来听听?”

赵匡胤嘴角噙着嘲讽,询问的说:“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恢复我大宋的经济水平啊。”

“农业发展的怎么样?”

“商业呢?手工业,制造业,还有军事相关制造都如何啊?”

比疆域,他谁都比不过。

可比经济,除了唐朝能够跟他掰掰腕子之外,其余基本上都不如他大宋。

说起经济,他有绝对自信。

忽必烈擦擦汗水,“那当然比不上大宋的繁荣,不过我们发展的也不算太差!”

“农业上,我颁布了很多有益于农业的政策,并开放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并且,棉花这一纺织作物大放异彩,纺织技术得到大大提高,并编纂了《农桑辑要》,《农书》,《农桑衣食撮要》等农书”

“我还修建了了很多水利设施,设立都水监和河渠司专门管水利,为稻田种植提供了便利。”

“采取多种种植技术,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并发明了很多水利种植工具,如秧马,耘爪!”

说到自己成就时,忽必烈总算找回点自信了。

“商业上,我降低了商业税,保护商人的利益,吸引了很多外国商人做生意。”

“并积极向外发展海上贸易,茶,瓷器,以及一些优良手工制品远销海外,并通过海外贸易带回来了其他地方的新物种,扩大了生意范围。”

“并重新疏通了大运河,兴修公路,加强了南北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