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目的(1 / 2)

第185章目的

甚至还有《乐经》这种早就失传了的古本!

这对当世任何一个读书人的诱惑力,都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蔡邕说着说着,就发现面对陆朝歌的要求,自己的内心深处竟没有半点想要拒绝的念头!

“你要拜师,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现在就跑出去看书的冲动:“但你让老夫去幽州为官,怕是……”

蔡邕有不少学生,既有出身名门的,也有家境普通的寒门子弟。

所以哪怕陆朝歌是甄氏的赘婿,他也并不那么拒绝。

毕竟无极甄氏,也是世袭两千石的家族。

不是寻常的商贾之家。

当然,陆朝歌花钱买官的名声已经传开,蔡邕其实是有些顾虑的,只是这些顾虑,在府外那三千多卷孤本书籍面前,不值一提。

但收学生和去幽州做官,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

“呵呵,老师想必已经听曹孟德说过,我要在幽州建立学宫的事情吧?”

陆朝歌对蔡邕的反应,一点也不奇怪,直起身子道:“幽州学宫专注治学,不参与政事,而这学宫的祭酒,学生打算设立两位,其中之一,便是老师。”

他想把蔡邕搞到幽州去,只是作为一面旗帜,借其名声,吸引天下士人。

并不想让蔡邕当官主政。

事实上这种大儒,也就只适合搞学问。

蔡邕听着,虽然不想应允,却也起了一点兴趣:“还有一人是谁?”

“郑玄!”

陆朝歌轻飘飘吐出两个字。

蔡邕大惊:“郑玄怎可能答应你?!”

毫不客气的说,单论名声而言,郑玄乃是当今天下的第一大儒。

号称“天下所宗”!

门生遍布天下!

据蔡邕所知,自从刘宏解除第二次党锢,郑玄便回到青州老家,潜心治学去了,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人从各方赶去青州,在其门下听讲。

据说郑玄每次讲课,听讲人数经常过千。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被陆朝歌请动?

要知道几年前,大将军何进征辟郑玄为官,郑玄都只是来京城露了个面,就连夜逃走了!

后来,太尉、司空、司徒、甚至是太傅袁隗,都曾经征辟过郑玄,无一例外都被拒绝!

比起这些人,陆朝歌算什么?

花钱买来的区区幽州牧?

不对!

此子花钱买官还没几天,这么说起来,他去邀请郑玄的时候,还只是一介白身而已!

拿什么说动郑玄?

“这正是我要和老师说的!”

陆朝歌的语气微微严肃起来:“当今天下,乱象横生,自太平道之乱后,大汉十三州,有几个地方没有叛乱、造反?朝堂之上,又有大将军与宦官争权,双方迟早要兵戎相见……”

这句话,说到了蔡邕的心坎里。

他本身就是朝堂之乱的受害者,为了避祸,又在江南呆了整整十一年。

民不聊生、贼寇遍地、百姓朝不保夕、贪官污吏横行……这些都是他亲眼看所见。

大乱之象,已经显现。

他是有直观感受的。

正因为此,他见陆朝歌有如此见识,注意力便不由自主的集中起来。

“在这乱世之中,我辈读书人,自当奋发图强,以肃清宇内、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为己任!”

陆朝歌很自然的给自己安了个“读书人”的身份:“老师肯定也有这样的志向,但如老师这等大儒、郑玄那种经学大家,即便当了官,

又能在朝堂之上有什么作为?”

“老师,不是学生看不起你,你不适合朝堂争斗!”

“也做不到定乱安民!”

陆朝歌说到此处,语气一反常态的很不客气:“相比之下,治学才是你所擅长的,就和郑玄一样,潜心研究学问,将先贤经典传承下去,教导学生、培养人才,才是王道!”

蔡邕也是有志气的。

他嘴唇蠕动,下意识想要反驳。

但想起自己这些年的遭遇,眼神一黯,竟是哑口无言。

他不得不承认,陆朝歌这番话虽然不动听。

却是事实!

即便如此,他依然有些不忿:“就算老夫只能做学问、培养人才,这些年远赴江南,也教出了许多学生,其中不乏大才,又何必随你去幽州?幽州偏僻之地,学风不盛,又有多少读书人?”

这话不假,他的学生里不乏人才。

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顾雍。

只是他做梦都想不到,他的那些学生,也都在陆朝歌的算计之中。

“幽州学风不盛,那是以前。”

陆朝歌目光灼灼,字字铿锵:“学生打算建立的幽州学宫,可不是太学院的复制品,而是要在幽州每一个郡、每一个县,都设立书院,招收学生不论出身,对于有潜力的学子,官府还会提供助学金,以保证他们完成学业!”

“学子先进县级书院,成绩优异者,经过考核之后,便可以进郡级书院!”

“如此层层筛选,最终汇聚各方英才,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