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78章(2 / 4)

金碗良缘 裴千羽 3082 字 8个月前

才道:“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走过去看看。”

“好,那就去走,我也想看看那山到底有多难越!”

“嗳?”

“眼睛瞪那么大作甚?难倒你以为我是叫你自己一猛子扎进去?飞上枝头哪里单是你们女儿家的事,这里还夹杂着家族、父兄,许多弯弯绕绕,总归是男人们的事!少不得我得再蹉跎几年,挣上一份厚厚家业,才能使我妹妹尊贵无匹,不受那些腌臜委屈!”

“……你都想哪儿去了?”

路金喆啼笑皆非,她都没麒哥儿想得远,一时间心里百感交集,佯装气恼,道:“我打量你不是为我,而是找籍口再蹉跎蹉跎。哥哥,家里老太太可一直想见孙媳妇呢!”

路金麒拱手告饶,兄妹俩相视一笑,默默观礼,再没多言。

*

榷场上军士们飨宴正酣,裴宛不胜酒力,提前离席。

回到官邸,换上常服,也没得歇,眼下正是忙的时候,酬军是头一桩事,索性万事无虞地完成了。紧接着就得筹办古雅会盟,一想到这里,他也头疼得紧,翻了翻哑者送上来的密报,弥腊使臣队伍还有三五日就要到了。

他心里合计着会谈时要谈的协约,手指无意识扣在桌子上,敲啊敲……

“启禀殿下,邺州知州刘大人,十率府左虞候柳大人递牌子求见!”

“叫进。”

不大一会儿,果然见刘庆与柳儿双双并肩走进来,他们一个是太子旧部,一个是太子家臣,都与太子自小相熟,因此并不十分拘束。

裴宛待他们也随意,甚至只虚虚抬手叫起,就凭那俩人自在了。

刘庆随身拿了两个箩筐,一筐是橘子,一筐是干龙眼,都摆在阶下;柳儿在进门前摘了雪帽,进门后便随手放在多宝阁上。

刘庆久不见太子,躬身道:“殿下,听柳儿说,您前阵子旧毒复发?又中了箭簇伤?伤得怎样?”

他矮身上前,一副要亲自查看的架势,裴宛抽起一叠密报合胸挡着,瞥了一眼多嘴的柳儿,摇了摇头,反而道:“怎么没多喝一会儿?”

“臣惦记着殿下呢!”

“我又不是纸扎的,哪那么遭人惦记。对了,你既然来了,那把邺州州务报一下。”

刘庆哽了一哽,柳儿憋笑,扭过头去。

……

刘庆便开始伏在案边,将他在邺州这两年的境况一一汇报。

“当年太|祖龙潜之时,不也曾挂名过邺州知州嚒,先圣太君就是赫舍族人,您是没见过邺州本地的赫舍族人喏,买地圈地,各个都是豪绅,只认族长不认长官。”

“下头官员也和他们蛇鼠一窝,叫收赋税,推三阻四,说邺州缺水,连年大旱,阖州只收上来五千两银子——邺州三天两头一场雨,蒙我都不带编瞎话的!我却不与那龟孙扯皮,将他官帽扒了,衔在衙门口大狮子嘴里。您瞧么,不出两月,丁银田赋全都收起了。”

“豪绅官吏是这样,下头百姓却是另一样。他们挖山刨食,瘦苦伶仃,有日子难过的人家,便把仅有的一点田地卖给那些地主大户,到最后,越富的越有田,越穷的反倒是田没一陇,屋没半间。这两年我痛抓了几回,却着实不见起效。”

刘庆见裴宛一直静默不语,便好似吃了定心丸,越说越多,把邺州情形倒了个底掉。

……

裴宛静静听着,待刘庆说完后,便把他让到坐床上陪坐。

刘庆便小心翼翼斜签坐着,柳儿也恭肃立在一旁。

年轻的储君却一直沉默着没说话。

他自受封起,八年来鲜有不临朝的日子,臣工阁老们每天议论经国大事,吏治、财赋、刑名、军事,他自负年少,没有不通的。

偶有疑惑,也曾翻阅史册,故纸堆里没有新鲜事,历史不能为他解惑。所以,他便抛开那些杂念,只把“仁”与“勤”两字铭记心里,坚信恪守仁勤之道,就没有治不好的吏治民生。

只是,眼下,他却没办法这么跟刘庆说,也不敢太笃定了。

“这两年我在江南戍北也走了两遭,却难能深入民间。刘庆,你这官儿当得好。”

刘庆摇了摇头:“殿下,臣担不起这句夸奖,臣不是个好官!”

“你是啊,当初我放你到任上,是叫你体察邺州吏治民生,你办得就很好。你说的都是实情呐……邺州与我裴氏皇朝有着不解渊源,但却地处边疆,朝廷每派官员过去,要么不是被杀了,要么就是与当地豪绅坑壑一气。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农人卖田这件事,不是靠你带兵抓几个现行就能解决的。”

“是,臣明白。”

“邺州的事,我与阁臣再议一议。眼下父皇仍旧歇朝,好歹还有我一点时间。”

裴宛不愿气氛如此沉重,便又笑道:“听说邺州山峦叠嶂,山上生了许多人间至味,菌子呀,笋呀,肥鸡野兔,怎么样,你饱口福了没?”

刘庆憨憨一笑,“饱了饱了,山里野味倒也着实多,邺州瓜果也清甜,我还给您带了两筐果子,您闲时凑手吃一点儿。”

柳儿打趣道:“我就说呢,他马车后头放着两个筐,问他,还藏掖着不给看。”

刘庆辩解:“我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