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30章(2 / 6)

百年,这山山脚脚的,那土地都是有主人的。

乡下一分地,那有差迟都能斗一个你死我活。何况,让一个外姓人落户钱家村?当然,宋福生好歹身体里还流着钱氏的血脉。这里面的难处,也不是不可以通融。

钱族长也想了想,才道:“这事情族里要通通气。”

“也不敢叫族里为难。咱们一家子妇人,老的老。唯一的男丁还小。一家子人就是想求一块坟地,一块宅地。按着咱们这里的规距,应该交的契钱,咱家都会交。衙门那边咱家也是办红契,一分银子不敢少。也要托族长抬抬手,给咱家一点子方便。”钱氏这般说话。

当然,应该给钱族长家留下来的好处,那是真给了。

就是一块布,够做一身衣裳的布。以及半斤的红糖。打这些,若搁广善伯府那等地方,就是送一个小管事,都不带眼睛夹一下。

可搁乡下,这就是厚礼,还是厚得不能再厚的礼。要知道,那布在农家人眼中,那可不便宜。多少人家,那是缝缝补补,长辈穿不得,实再不能缝补了,那就是改小,给大孩子穿过,再留给小孩子。

总之,不能浪费。

钱族长家得了好处。钱族长还是有些想法的。特别是听着钱氏这一位大姑母的话,貌似宋家跟县中一户段姓人家,还有一些个交情。

当然,那不是假话。

那一位段姓人家的一个姑奶奶在广善伯府当差。当年,那位段姑娘能进伯府,也跟钱氏有一点子的关系。双方现在能联系上,段家知道她家的姑奶奶在伯府里嫁给一个管事做媳妇子。这免不得跟钱氏又是多来往的打算。

宋家一家子人是出来了。

可宋家的姻亲还有汪氏、白氏在伯府中。这不是牵来扯去的。段家因为姑奶奶在伯府,在县城中也是有些方便可得的。

主要还是段家是商户,他家走商,那去府城时多与府城的伯府管事联络感情。这里面牵扯到的,还是扯一扯伯府的虎皮。

有广善伯府的虎皮在,那是可以护身的。

最后,离开钱族长家时,还是钱族的大儿子钱河礼和他媳妇一起给宋家人领的路。

在路上,钱河礼与宋福生问一些话。钱河礼媳妇就跟宋家妇人谈些话。钱河礼的媳妇就讲了钱氏目前的娘家情况。

打从钱氏的兄弟那一辈算起,她有两个一母同胞的兄弟。这便是钱石川、钱石林。可这两人在乡间,那寿数没钱氏这般长的。早过逝好些年了。

再往下就是钱氏的侄儿,这侄儿遇上大唐朝开国的那些战争。那些年,在前朝是大金朝时,可没少祸害百姓。总之,钱氏的侄儿们命不好,遇上了军役。打仗这靠命硬,钱氏的侄儿们命不硬,在战场上就丢掉了小命。

如今钱氏五服之内的,那是算得嫡亲的亲戚,就是两个侄孙了。一个是钱石川的孙子,钱河东。一个是钱石林的孙子,钱河忠。

这两个钱氏的侄孙,那跟钱族长的儿子钱河礼,那是一个辈份的。

钱氏一族搁这几百年。那也是出过读书种子的。

到如此的大唐朝开国,现在的开国帝王在位,那年号便是洪福。现在洪福十年,钱氏一族培养出了一位秀才。这也是钱氏一族的底气。

这十里八乡的,可就这么一位钱秀才。搁乡下里,钱家村那也是顶顶能傲视群雄了。

宋福生见到了他的舅舅。又或者说隔了好几辈儿远的舅舅们。

宋家一家子上门,不管是钱河东家,还是钱河忠家,这都是吃惊的。不过,在钱族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在场,钱河东家、钱河忠家,这两家子人表面上还是颇欢喜的样子。

至于是不是真欢喜?

这是日久见人心的事儿。有何话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总之,宋家的一家子人瞧着不太富裕的样子啊。

好在钱氏只是认下一门亲,然后,留了一份见礼面。两个侄孙家,都是一家半斤糖,半斤盐。这在农家,那是厚礼。

至少,瞧着钱河东家、钱河忠家,两家都是非常满意的。

两家人都是热情的留宋家一家子人暂住。可钱氏拒绝了。打算在村里借住。借住的屋子,是一户子绝户人家。那屋子破旧,是两间的土胚房。如今就堂屋,那还能住人。至于原来的那一间寝屋,那已经墙开缝,上头的茅草也缺了大半。

不过,宋家只是暂时住一段日子。

总归,还是打算盖自家的小院子。

这暂住的话,也便是在两个侄孙家中,那是要上一些茅草,然后,由得一家子人自己去铺上新屋顶。

这般忙碌下来,这一日天黑前,那两间的破旧屋子,都是可以住上人。

在乡下住,没什么讲究的。那睡的床榻,更不讲究了。就是用几根木头钉一个床架子。然后,用竹子编一个竹席架子。这竹席架子上面铺上晒干的稻草垫子。天冷,垫子多铺几层。天热,就是搁上竹凉席子。

至于说棉被?

富裕人家就有棉被。穷人家中,那就是稻草过寒冬。

如今是春末夏初,天不冷了。

宋家人就是凑合着,倒也过了一晚。

第二日,一家子的妇人、汪氏、白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