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被她吓了一跳。
谢菱定了定神,努力镇静说:“我自然是要向贵妃娘娘致谢的,只是我从被掳走后,就一直昏迷,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想见见那个侍卫,问个仔细,免得出了什么我也不知道的差错……”
她这么一说,妇人就明白了,怜惜地拍拍她的手臂:“姑娘,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要怕!你妥当得很,那群贼人没有对你做什么,你现在是什么样,把你救出来时就是什么样,况且,贵妃娘娘是十分贴心的贵人儿,她早已说了,会亲自写一封帖子,送到你府上,证明你的清白。”
谢菱捏着袖角,作委屈样擦了擦自己的眼角,低着头不语。
那妇人见状,便招了招手,唤来一个随从,对他耳语几句,令他出去找人。
没过多久,进来一个中等身材的侍卫,他面膛晒得粗黑,进来后就地单膝一跪,闷声行礼,又一字一句地答了妇人好些问题。
妇人当着谢菱的面问完,才笑眯眯地转头,拍拍谢菱的手:“这下你可听着了?跟我说的没区别吧?可怜的孩子,你不要再害怕了。”
谢菱点点头,寻求依靠一般钻进妇人怀里,将脑袋倚靠在妇人肩上,让那妇人止不住地笑出声,又拍抚着她的肩背,安慰了好一阵子。
谢菱心中却在想着,这侍卫的声音、腔调,都与那个变态没有丝毫相似,不像那人。
她又仔仔细细地看过了侍卫的手指,与他身材相似,短且粗壮,不见新鲜伤痕。
谢菱撇过头,不再看他。
这不是那个变态。
她几乎可以肯定,是那个变态把她“转手”到了这里,而且还做得人不知鬼不觉。
可这是贵妃娘娘的地盘,那个变态怎么有通天的胆量,敢在这种地方耍把戏?而且,他这么做又是什么目的?
但不论如何,如今的情形对谢菱而言只有好处,她若是还想以清白自由之身活下去,就万万不能说出她曾经被两拨不同的人掳走的事。
她也只能顺势咬定,是贵妃救了她。
等侍卫退下后,谢菱抬起头,怯怯地看一眼面前的妇人,不好意思地道:“我真是愚钝,还不知道,在此处的,是宫中哪一位贵妃?”
宫中如今有三位贵妃,其中两位膝下有好几个子女,而只有一位兰贵妃还没有生下皇子皇女,却凭借着宠爱也同样跻身贵妃之位。
妇人点点头,眸光在谢菱身上流转而过,当时贵妃娘娘将这个姑娘送上山来时,她见对方相貌衣着,便知道一定身份不俗,定是京城中哪位藏于深阁的贵女,救她一命,也能和她背后的家族攀上情分。
贵妃这几年需要盘算的地方越来越多,总少不了考虑这些。
如今果见如此,单凭这姑娘懂得先问是哪位贵妃,就足以说明她家定不是普通小门小户,起码姿态不卑不亢。
妇人笑道:“是兰贵妃。我是炯王侧妃,姓陈名宁梅,又长你几岁,你叫我宁梅姐即可。”
原来是兰贵妃。
谢菱回想了一下,这位兰贵妃性子清冷孤傲,从前她也不是虔心礼佛的,怎么几年过去,竟然在寺里长住?
谢菱对这位兰贵妃,还是了解一些,毕竟她就是平远王世子黎夺锦的亲姐姐。
当初谢菱还是试图攻略黎夺锦的阿镜时,虽然没有与这位贵妃有过多直接接触,但也听闻了不少事情。
她起身向陈宁梅拜谢,却没有如她所说直唤名字,而是称呼了侧妃娘娘,然后整理了仪容,去向兰贵妃见礼。
陈宁梅陪她同行,外面天色渐晚,暮色笼罩在光秃秃的山石上,似乎被那些冷清的石头吸尽了最后一丝光亮,看着有几分瘆人。
谢菱心中其实余悸未消,见到这个场景,抖了抖,移开目光。
陈宁梅似有所感,也看向那些石头,蹙眉溢出一声忧愁叹息:“这么冷这么硬的石阶,为何偏偏要……”
她话未说完,谢菱不解其意,但也没有多问。
听安寺是一座坊间颇有些传闻的灵寺,只不过山高水远,平日来的香火并不繁盛,因此也显得冷清。据说,只有极为诚心的人,才会大老远地跑到这里来,祈求佛祖多一分的看顾。
谢菱一路上没有多言,和陈宁梅一道进了一座园子。
兰贵妃就在里面,看书抚琴,并不像是为了佛学而来的样子。
谢菱与兰贵妃说话,陈侧妃陪了一会儿,便先离开了。
兰贵妃果然如陈侧妃所说,给了她一封印有私章的亲笔信,证明她从被绑到获救一路上没有失了清白,还安排了车马侍卫,送她回家。
谢菱当然是十分感激,将自己的来历与兰贵妃说明清楚,这才再次拜谢,拿着那封信离开。
出园子时,已经是月朗星稀,谢菱慢慢在山路间走着,突然听见一阵极为悠扬的铃铛声。
她不由驻足,好奇地抬头四处观望,却也没有找到,是什么样的大铃铛,才能在这样空旷的山上,发出那么响的声音。
谢菱正打算继续朝下走,却又有另一种声音传来,一开始模糊含混,后来却越来越清晰。
她仔细分辨了一会儿。
那是鞋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