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这艘船上的东西再多,难到自己还能够独吞下来么,活着靠自己一个人的能耐,又能带走多少呢。就算能够带走了,又凭什么来保住这些不受他人觊觎和强取豪夺呢。
重新回到现实当中,他发现自己可以做的选择其实也并不多;毕竟,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菲,但是落在义军手中除了可言直接使用的米粮之外,就根本没有任何的变现渠道和途径了;或者说没有能够及时转化为现成利用资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就算是那些金饼和银铤什么的,也不是直接可以拿出去流通的正规货币,而是以某种贡品的形式汇聚道公众之后,再用作朝廷赏赐和私人把玩的贵重物件而已。这世上主要的流通货币还是形形色色的铜钱,以及作为较大数额代货币和等价流通物的绢帛而已。
因此在这年头,你真要是直接大大咧咧的拿锭金银,去买东西或是支付价款的话,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报官抓起来,以盗取官物的罪名吃上一番官司的;事实上抱匹绢出来都比直接拿金银,更加靠谱和让人认同的多。
至于那些yy里,随便穿越过去都能遇到个公心无私的大好人;轻轻松松的就被主角给忽悠不着边,而拱手把第一桶金送给人,而不是仗着身份地位的本地优势,直接欺负陌生的外乡人,直接栽上贼赃的罪名而强取豪夺了事;也只存在小学生式的想象当中。
“把那只肥孔找过来,该他派上用场了。”
周淮安不由的对着守在甲板上的小七吩咐道。
“好好辨认和评估一下价值吧。。”
不远处的船上正在冒烟起火,不过很快就被扑灭了;随后周淮安就得到了相应回报,起火的位置也只是甲板上的部分,烧掉了一些堆积帆缆杂物而已。
不过当他走进了海边停船的位置细细一瞧之后,不由也要大大的赞叹一声。虽然他在现代已经见过许多的古船模型和相应的复原图片,但是走近了亲眼看到实物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禁叹为观止的感觉。
因为这艘海船远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些都要大得多,而且在外观上不乏雕梁画栋的斗拱、阑干和多层漆彩的外在涂覆,看起来就是自有一种雍然大气和赏心悦目的美感。
而几面被丢在地面而踩上了好些脚印和泥巴,却难掩起质地精美的玄底金龙纹大旗,则进一步证明了其特殊的身份;这显然是一艘从广州逃出来却因为风浪受损,而漂泊滞留在当地港口附近的大型贡船。因此眼下看起来一副已经陷在泥滩上,有所倾斜搁浅的触底状况了。
这艘别具一格的大海船看起来圆头方尾而腹中扁平,首尾长约二十多丈而七八丈宽、两三丈高,前后共有一大两小三根帆桅,不过其中有两支大桅连同收叠式的硬帆,已经斜倒折断在甲板上了;看起来整体的基本载重,最少也在两千料到三千料之间(唐制:船上一料比同石重,约等现代三百五十吨到四百吨左右),
而在沿着海岸泥滩直接延伸到船边的栈桥尽头,还可见一些依靠船身支起来的木制脚手架和堆土台、搭脚垫板什么的,以及大量堆积起来的大小木材物料和用作临时遮盖的工棚什么的。其中就有一根被刨得光溜溜白生生的大材,就这么搭着船边而一头斜倒在泥泞里。
显然可以想象,在来自这艘搁浅贡船上人等的强烈要求之下,当地驻留的这些官军不得不专门集中人力物力,在这里赶工修造了临时码头,想要对这艘贡船进行有限的修补;比如尝试更换桅杆所需的大木,而令其在涨潮时能够重新浮起来,而有足够的风力驶入外海去。
如果不是周淮安突然带队杀过来了的话,也许再过两三天潮水适合的日子,他们就要拔锚启程而去了。
但是在船只附近又有更多的新发现,除了一群仓惶凄然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等待胜利者来处置的工匠和民夫之外;还找了了许多被抛在海岸上,又被倒灌的潮水给冲走回来的尸体;虽然尸体上已经被泡得有些肿胀,身上的物件都被搜走了,但是从残留的贴身衣物上看,竟然也是属于官军的身份。
看起来就像是起了内讧而自相残杀的结果。而在其中,甚至还发现了几具疑似为养尊处优的阉人尸体,这就显得有意思了。看起来不久之前被自己攻灭的那股淮南军,与船上的这些逃亡者显然不是一路人,而是抱着别样的心思和动机啊。
然而,之前抢先一步上船,并且控制局面的学徒队,其实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阻碍;因为在他们赶过来之前,船上放火的人就早早见势不妙,已经从边上解下的小船,而划出远远去只剩个背影了。至少眼下的义军也是没有继续追逐他们的能力和动力。
交代完相应警戒和封锁的人手之后,周淮安这才刚刚沿着七拐八弯的搭板登上船舷,就听到来自舱内沉闷回荡的接连叫喊声,最后才从一个打开的舱口探出一个脑袋来。
“管。。管。。管头儿。。”
那是先行进入船舱内探查的学徒队长米宝儿,像是被什么震撼了一般,有些激动而结巴的大叫起来,
“里头好多东西啊。。”
“赶快来看哪。。“
虽然已经倾斜搁浅,但是因为船身用料结实而甚为坚固的缘故,居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