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撞上了一大群正在乱遭遭集结在街口的敌势;在哨粮队的士卒冲出来之前,他们甚至还分成了几个相互对峙的部分而暂时无暇他顾;
然后,就被照面当先突进去带着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的怒风老卒,一鼓作气大肆杀得鸡飞狗跳四散奔逃,而当场缴获了十几大车准备用来分发的刀剑兵刃,还有部分的财帛和先做好的汤饼炊食。
所以他们得以一边轮替着前进,一边让替换下来的人手抓紧时间匆匆的果腹起来,而走过了这一段至少数条街道的距离和路程,而始终没有让队伍散掉,反而聚拢了一些散落在街上或是躲藏起来的义军士卒,而有所壮大了声势。
而且,这次出战周淮安还特地让人带出来的一个特殊的临时兵种——投火兵,得益于之前用倾倒的炭火击退敌势的启发,这次出来他们同样在几辆大车上装上了这种瓮装的炭火,用特制的长柄铁勺投掷出去,既可以用来一路放火也可以用作阻敌的手段;
尤其是对于镇中这些大多数都是没有披甲,而拿把兵器就敢仓猝草就上阵的乌合之众,尤有某种特殊的杀伤和威慑效果;基本遇到小遇的贼人根本不用战斗和接触,只要用特殊的铁质器具舀起朝他们丢撒一把,就可以轻易的驱散和吓跑他们。
只是前去的街道已经被各种杂物给堵上了,后面还有隐隐的人头和兵刃的反光,在严正以待的警戒着他所带来的这支进攻队伍。
而这时在他临时带领的的麾下,十几名现存的头目之间,也再次爆发了激烈的争执;
以老关为首的几名来自驻留地的队官,主张不要硬闯硬碰而避实就虚绕道另寻他路,待收拢和聚集更多的人手再做下一步打算;
而从街上汇合和解救出来的那些头目们,则强硬和焦急无比的要求直接突破过去,因为市关方向的战斗声已经减弱了许多,而作为背景烈焰熏天的火光却是越烧越旺,他们只想把失陷进去的头领们和同袍,给及早救援出来。
然而,在短暂的交涉无果之后,还没有等回过头来的周淮安主动出面协调和劝说;就见在一阵大吼和叫喊声中,有人自行采取了行动而带头冲了上去,试图翻越起那些临时布置的障碍和防线来,然后在一片凄厉的怒喝和惨叫声中似厮杀起来。
于是在他们的感染和煽动下,有更多的人追随着冲上去加入了战斗当中,只是街道上能够并排展开的空间始终有限,一大群人前后密集的堆积在那些障碍面前,虽然不断有人爬上去却又被刀枪给砍劈捅翻下来,短短的十几个呼吸之内,伤亡的交换比一下子就被拉开了。
该死,这些农民军的大局观和集体观念,果然还是没法指望下去了。周淮安心中暗自咒骂着无奈的摇了摇头,直接下令聚集在身边待命的射声队进行远程的支援,再交代老关带上刀斧和人手,从侧边上找(破出)一条路,绕到那片障碍的背后以做出夹击和呼应之势。
毕竟,现在每一份力量都是相当宝贵的,实在没法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拿去送死和浪费掉了啊。这时候,远出再次传来一片轰然震响的声浪,
“救命。。”
“是蛮人。。”
“溪山蛮来了。。”
远出有许许多多的人,不禁大声的叫喊起来
“他们与贼人勾结在了一起了。。”
随后,火速站在高处远眺的周淮安脸色一变,只见在镇子之外有许多文面赤身的蛮人,已经如潮涌一般挥舞着各色武器,越过低矮的木质外墙和围栏冲上来了。
这算是第三方势力的乱入么,他不禁有些头痛和着急起来了。
石香镇的腹心地带,大片的民居、商铺、肆店之类的建筑已经沦为纷乱战场,
在遍地的烟火缭绕和厮杀震天当中,一个跌跌撞撞的身影没命地奔逃在狭隘曲折的街巷当中,而时不时的撞倒、踹翻一个个拦在路上的物件。
他逃的是如此的仓促和惶然,以至于那些沾染在身上的垃圾残渣,挂在肩膀上散发着馊水味的烂菜帮子和海带条子,都没的空闲去清理和抖落一二。
刚刚从街坊巷道中厮杀混战当中脱身出来不久的队官成大咬,只觉得这一切来的太快太荒谬了,或者说是显然大家都太过懈怠;须知前一刻他还带着一伙人在街头例行的巡逻,一边讨论这当地都能筹给到怎样的伙食;结果就突然陷入街头冒出贼人的伏击和围攻当中了。
他们这些还在相互说笑的士卒,转眼间就被墙边、巷口和屋舍里涌出来的贼人给淹没了,他至来得及看到两个袭击者,然后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几名靠的较远,片刻前还在和自己的麾下士卒,被人群砍倒掀翻拖滚在地上乱刃剁死或是分尸了。
作为来自以军的发源地——河南出身的老卒,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更糟糕,更坏的事态;事实上在义军转战天下而打出赫赫威名的过程当中,是用无数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蝼蚁之民的血肉和泪水,所铺就出来。
在那些武装到牙齿的官军面前,最初只有徒手和木棍的他们,可是不只一次被打的山崩水泄,满地的溃亡;也曾经因为成分过于复杂的各路人马之间矛盾,而在一言不合之后变成拔刀相向的全武行,乃至杀得血流成河才能肯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