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只有他才记得的故事。
民国初期,社会还处于动荡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家人孩子背井离乡,来到偏僻的小地方居住,只为求得一点安稳的日子。
杜若的父亲就是因此才会离开大城市,来到这偏远的山村里,在西安村定了居。
那时候的杜若还不满十岁,隔着一条河,认识了河对面东安村村长的儿子安树桐。
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不过于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谊。杜若和安树桐同龄,且都喜欢读书,很合得来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东南村和西安村那个时候关系并不紧张,没有人会反对这两个合得来的男孩来往,且一日比一日亲近,也不知何时起,那份感情逐渐变质,在两人自己都还未发现时,他们就已经离不开彼此。
直到两个村子合并,改名安安镇。
这个镇子需要一个镇长,而这个位置的最大竞争人,很不巧的就是东安村的村长,和很会做生意在西安村杜若的父亲。
原本只是公平竞争,但是不知道何时开始就发展成了互相诋毁和攻击,东安村的人世代居住此地,而多是外地人搬来的西安村的人眼界更开阔,有钱也有本事。
谁都认为只有自己这边的人适合成为镇长,互不相让的结果,就是彼此视对方为敌人。
而后,这份不和就传递到了杜若和安树桐身上。
那个时候两人才十七八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自然不愿意听从长辈那些奇怪的歪理,反而越走越近,气的长辈们跳脚却又无奈。
再后来,杜若考上了优等学校,被推荐去西洋留学,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杜若出国了。
这种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竞争镇长的事情总该有个结果,东安村的村长走了后门,把位置抢了过去。这种行为,惹怒了西安村的人。
东南村的村长升任镇长这一日,东安村和西安村彻底决裂。
而这些,都是在杜若出国的那段时间内发生的。
等他回来后,安安镇已经是翻天覆地,空气中都弥漫着凝滞的气息,让人很不舒服。
杜父觉得自己最近这段时间倒霉透顶,所以他很希望能办一场喜事来冲一冲,刚好杜若到了结婚的年纪,杜父就想着给他找一个不错的结婚对象。
然而接受了西洋教育的杜若很不喜欢这种包办婚姻,而且他也已经慢慢察觉,自己对身为同性一起长大的挚友有了不一样的心思。
“那个时候,我从来都没有妄想过能和你在一起。”杜若对面前的语棠说道。
喜欢是他自己的事,哪怕接受了西洋教育,杜若也不敢在这还秉承着传统的镇子里,来一场惊世骇俗的恋情。
他不是那种可以一边和恋人谈恋爱,一边看着对方娶妻传宗接代的人,所以杜若打算放弃。
但是惊喜发生了,听说杜若将要结婚的消息,安树桐忍耐不住,先一步告了白。
“就在这里,这棵树下。你对我许下了承诺。”杜若抚摸着槐树粗壮的树干,“听到你说喜欢我,我很高兴。你愿意抛弃老旧的观念和我在一起,我当然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为了和安树桐在一起,杜若自然要推拒父亲提起的婚事,甚至宣称自己只喜欢男人,对女人不行。
杜若没有提安树桐的名字,他打算将所有锅都自己背。哪怕日后曝光了,也可以说是自己带坏安树桐的。这样安树桐就不会受到多少伤害和指责。
杜父很生气,后果就是杜若被父亲用藤条狠狠的抽晕了过去,可哪怕被打的卧床一个月才能起身,安树桐也从未改口。
杜父无奈,只好认了。
杜若什么都愿意抗,对他来说,能和安树桐在一起,已经是最高兴的事情。
他甚至都想好了未来的日子,他家很有钱,杜若本身也很会做生意,他就在河边盖了一栋二层小楼。杜父身体不好,只居住在一楼,二楼都是杜若的房间,如果可以的话,他想和安树桐结婚,哪怕只是办一个简单的婚礼,然后在二楼有自己的小家。
河对面是安树桐的家,想回去都方便的很。
再后来,安树桐的确要结婚了,可惜对象却并不是杜若。
“你借口说让我去城里帮你买书。因为你很忙没空,而只有城里才有书店。”杜若说,“我很高兴的去了,走到半路想起来难得去一趟,想多给你带一点东西,所以折返回来打算再问一问你有没有别的想要的。可是,为什么呢?你要骗我?”
杜若回到安安镇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半个镇子都在张灯结彩,庆祝着安树桐将要娶一个漂亮姑娘为妻。
那满眼的红色,刺痛了杜若的眼睛。
什么买书,他只是为了支开自己,然后娶妻。了解这个真相的杜若,心疼的几乎无法呼吸。
“你背离了我们的承诺。”杜若咬牙切齿。
语棠淡漠回答:“我什么都不记得。”
杜若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对啊,不记得。你不记得,安安镇的所有人都不记得,唯一记得的只有我。”
大家真是轻松,一死百了。
杜若去婚堂闹,得到的只是安树桐的冷言冷语,强抓着人离开,他却拼命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