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2 / 6)

寒门状元 天子 4892 字 10个月前

儿听说陛下失踪,似乎是外出游历去了,兵部沈尚书和内阁谢阁老如今都在外未归,司礼监掌印空缺,朝廷出现无人决策的局面?”

杨廷和一听诧异地打量杨慎,不太明白儿子为何要问这个,摇头道:“这些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市井间皆有耳闻,士子中更是广为流传,之前孩儿见过谢阁老家的二公子,他也说过相关的事情。”杨慎诚恳地道。

杨廷和微微叹息:“朝堂上的事情,跟你没多大关系,你如今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好好读书,争取未来一榜登科。”

杨慎道:“父亲在朝为官,且为中枢干臣,孩儿问一些朝事也是应当的,便当增广见闻……父亲,孩儿在想,陛下出游是否跟朝廷对鞑靼一战得胜,陛下跟沈尚书君臣间出现嫌隙有关?”

“你说什么?”杨廷和越发惊讶了。

杨慎正色道:“孩儿认为,陛下御驾亲征却未能踏上战场,张家口跟狄夷交战未胜未败,反倒是沈尚书在正面战场上大获全胜,立下不世之功。即便陛下再宽容大度,也对此有怨言,而且沈尚书明显有利用陛下,转移鞑靼人注意力的嫌疑……纵观这一战,沈尚书一直围绕着陛下的信任来大做文章……”

“嗯。”

杨廷和听了杨慎的分析,点头道,“你说的有几分道理,但就算如此又如何呢?”

杨慎道:“如今陛下年少,或许贪玩一些,没人能管束,正是谢阁老还有父亲这样的正直谏臣多提点的时候,沈尚书在这方面似乎做的有些不足,不过以沈尚书的功勋,在朝中立足完全没问题,如今他去找寻陛下,大概是想赔个不是,缓和君臣间对立的状态。”

杨慎虽然没考取进士,但他经常跟一群进士甚至翰林探讨学问和朝政,所以他觉得自己对朝中事务有着深刻的了解。此番见到父亲后,他便想在杨廷和面前证实一下自己政治上的理解是否正确,因为他认识的人中,杨廷和可说是他自小便敬佩有加,当做偶像看待的人。

杨廷和微微摇头:“用修,你说的确实有几分道理,但如今朝堂波谲云诡,形势瞬息万变,不是你所能参透的,而今你最重要的任务便是埋头苦读,不该分心注意朝廷内的事情……为父希望你能早日考中进士,为杨家争光,你我父子同为朝廷效力。”

杨慎听了父亲的话,觉得完全是在敷衍,这并不是他希望得到的答案,当即道:“父亲大人,其实孩儿已可帮您分忧,若您有什么事,可以跟孩儿说说,孩儿希望能尽到为人子的责任。”

杨慎的话,令杨廷和多少有些宽慰,到底儿子是一片孝心为自己分忧,不过他还是感到一种无奈和苦涩,因为朝中他并不是那个可以主导一切的人,想到之前去见太后时的无助,还有近来太后对他逐渐变得冷漠的神色,让他打心底里产生一种凄凉的感觉。

想我杨介夫为朝廷效命这么多年,不如谢阁老也就罢了,现在连沈之厚都可以凌驾于我之上,太后一边关心陛下的安全,一边却容忍沈之厚带给陛下的威胁,仅仅是因为沈之厚取得的功勋?

杨廷和道:“你这份心意,为父心领了,但很多事不是现在的你能应对的,而且为父不希望打扰你的学业。”

“父亲……”

杨慎还想坚持,为自己争取到帮忙的机会,或者说是为自己争取到可以接触到更深层面政治,以及处理时政、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

杨廷和却不耐烦地抬手打断杨慎的话,郑重地说道:“再过几年吧,等你入朝后,为父遇到事情会跟你商议,但绝对不是现在。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你现在应该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到学业上,千万别分心他顾……为父还有正事处理,你先下去吧。”

杨慎很失望,但他还是坚持问道:“那父亲大人,以后孩儿可以到您的书房来吗?”

杨廷和抬头看了杨慎一眼,不太明白为何杨慎喜欢到他的书房看书,照理说杨慎更应该在他自己的房间埋头科举钻研时文才对,他不知道这其实是京城官家子弟的一种风气,尤其是这些拥有广泛政治资源的官宦子弟,都希望能到家中长辈书房看一些手札和书稿,以此提升自己的见闻。

就算杨廷和不理解,但他到底是个慈父,并不想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当即点头道:“你可以过来,但为父还是那句话,不要耽误学业,每次在这里不要超过一个时辰。还有,你现在也该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你已娶妻生子,未来家族的兴衰需要你来努力,更担负有惠及天下黎民苍生的重任!”

“谨遵父亲教诲。”

杨慎恭敬地说道,他觉得今天能接受父亲教导,真是太幸运了。

此前两年他能见到杨廷和的机会太少,更别说接受父亲指导。

杨廷和再次点头:“你长大了,为父老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你们这些后辈身上,家族中你算最有出息的一个,希望不要辜负为父的期望。”

……

……

杨慎的确有才华。

但现在的杨慎还无法得到杨廷和的认可,便在于杨慎尚未获得进士功名,没有正式跨入朝堂。

杨廷和并非因循守旧之人,历史上的杨廷和,基本是誉大于毁,他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