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己掌握,身为首辅却又身不由己而产生的巨大心理反差。
“伙食那边也供应好,若有人生病,记得找大夫,同殿为臣,彼此还是需要照应。”谢迁最后如此嘱咐。
……
……
沈溪没露面跟皇帝求情,谢迁又碍于脸面没去找沈溪,等于说问题就此陷入僵局。
李梦阳等文官下狱,谢迁不着急上疏施救,看起来似乎有故意拖延之嫌,但实际上是他看到正德皇帝不过是想小惩大诫,并未有继续用刑的打算。
谢迁没有去内阁应卯,但又怕消息阻碍,便跟杨廷和说了一声,自己回到小院,一边可以派人去打探消息,同时还能让人及时找到他。
他本以为沈溪府宅当天会有很多人拜访,却未料当天沈家一片安静,不但门前冷清,没人继续前去围攻以便声援李梦阳等人,连三司衙门都没人找沈溪,如同对这件事完全漠不关心一般。
一直临近中午,谢迁才得知李登门拜访沈溪。
“他去作何?”
谢迁心里一阵纳闷儿,“工部跟此事没多大关系吧?好像听说工部郎中李梦阳是这次事件的组织者之一,难道李是去捞人的?”
正如谢迁不解一样,旁人得到这消息,也看不太明白,不过总归有人觉得李这个尚书还算负责任,旁人都不愿意去沈家为属下说项时,他毅然去了,光是这一点,就给他的声望加分不少。
不过让外界所没想到的是,李登门并没有跟沈溪谈及救人之事。
李很识时务,他登门完全是身为工部尚书,很多事必须要问清楚才能放心。如今六部尚书外加左都御史,七卿中沈溪占了俩,左都御史和刑部尚书因为涉案不方便出面,就只剩下三人,杨一清已在奔走,深得仕林好评,至于礼部尚书费宏刚上任不需要做表面文章,如此一来李就不得不做点事,表明立场。
到了沈家,李跟沈溪说了关于工部近来兵器铸造的情况,刻意不提官员下狱之事,只等沈溪开个由头。
不过沈溪也没说,正如李的回避,沈溪属于当事人,对此更是讳莫如深。
“……明年户部调拨款项必然紧张,今年马上就要进行年度预算,降工部用度,倒是之前内监那边曾跟工部协商,准备借调工部修河堤款项,用以扩建豹房,之厚你怎么看?”
李作为工部尚书,在很多事上都很为难,便在于现在朝廷很多事工部都力不从心。
沈溪道:“年底前,陛下会召集内阁跟六部衙门商讨预算,你不必多担心,届时我会给你说话,你倒是先把今年的用度整理清楚……没出现大面积的亏空吧?”
李脸上露出些微尴尬之色,随即摇头苦笑:“亏空总归还是有一些的,但在可接受的正常范围内,左右找补一下还是能对付过去,倒是让之厚你费心了。”
沈溪点了点头,在他看来,虽然李做事倒也尽职尽责,但能力也就那么回事,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而且李在控制银钱开销方面没有太大造诣,因工部跟内监有很多工作需要对接,皇帝借助内监衙门从工部划拨走不少款项,这也是工部亏空的主要原因。
“之厚,你几时回朝?在家休沐有一段时间了吧?这几日朝中都在议论,说你何时到吏部履职,之前还有官员考评之事需要你去做,光靠吏部两位侍郎怕是不能完成啊。”李说道。
沈溪苦笑:“大概还要休息些时日吧……这几天出了点事,需要先把这段风口浪尖渡过去才行,总不能这个时候高调复出,那不是激化矛盾吗?”
突然提到当前焦点问题,李脸色有些不太自然,他不想把话题谈得过于深入,而沈溪却好似没有什么需要隐晦的,道:“这么说吧,现在这案子已搁置,估摸再过几日,陛下就会下令放人。等事情揭过,我便到吏部报到,现在吏部和兵部似乎不需要我这样一个闲人去添乱。”
李笑道:“你这算闲人?哈哈!”
沈溪大概明白李所说,他在朝中已属于什么事都可以管的另类存在,现在连礼部都在他节制下,主导迎接番邦使节之事,旁人可以说自己在朝中混日子,沈溪却无法这么说,再下一步,很可能沈溪还要多背几个职位,有了兼职两部的先例,为何不能领三部?
沈溪道:“不问事,也就是闲人,现在吏部和兵部就算有事也不会来问我,几位侍郎都是老臣,他们做事得体,我这个尚书只拥有拍板的权力,其他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人士去做,否则我真要累死。”
……
……
沈溪不说上疏救人之事,李也不挂口不提,一通闲话下来,李起身离开。
连沈溪都不得不佩服李这种“中庸之道”,总归在众人瞩目下来了一趟,但其实什么都没提,甚至在他稍微涉及时李还刻意回避,分明就是不想惹事,但又不想让人说他什么事都没做。
沈溪心里不由带着几分无奈:“身为七卿之一,做事很可能会出错,不做事又会被舆论绑架,最后结果只能跟李这样,来说事也只走个过场。”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李这种行为属于打酱油混日子,但沈溪却能理解李的心态。
虽然李可以提出来,但谁都知道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