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1章 各有算计(2 / 5)

寒门状元 天子 4442 字 10个月前

回到京城,小拧子当上司礼监掌印,小罗子便觉得自己有了发迹的机会。

丽妃道:“本宫宁可让张公公上位!小拧子这个人实在太过狡猾,简直是滑不留手的小狐狸,他能在刘瑾跟张苑掌权时屹立不倒,没点本事能行吗?若本宫相信了他的鬼话,岂不是跟你们这些庸才一样愚不可及?”

小罗子无奈地道:“奴才愚钝,娘娘您高瞻远瞩,不过张公公似乎压根儿就不是娘娘您的人啊。”

“他是谁的人不重要。”丽妃眉宇之间露出凝重之色,“最重要的,是他在陛下跟前没地位便可。”

……

……

朱厚照加快速度回京,京城这边则显得有些纷乱。

杨廷和跟张鹤龄领兵灰溜溜回到京城,他们没见到朱厚照,只是被一道圣谕给打发回来了,至于沈溪前往居庸关整顿兵马的懿旨也被驳回,等于说张太后针对沈溪下的两道懿旨都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张鹤龄跟杨廷和回朝后,第一时间去拜见张太后。

永寿宫内,杨廷和将出城后的遭遇详细奏禀张太后,张太后脸色多少有些不悦,因为杨廷和跟张鹤龄没有完成她交托的任务,甚至二人只是在得到皇帝的圣旨后便匆忙回京,在她看来没有尽到职责。

本来就是因为我儿子顽劣,派你们去保护他,结果他随便一咋呼,你们就老老实实回来了,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让我怎么信任你们?

不过表面上,张太后却表现得波澜不惊,还挤出一副安慰的笑容,心平气和地问道:“两位卿家辛苦了,出城这三天时间,哀家一直牵肠挂肚,如今你们可以确定皇儿确实安然无恙吧?”

因为张鹤龄跟杨廷和都没见到朱厚照,对于皇帝“安然无恙”的论断不敢轻下。

张鹤龄道:“回太后娘娘,我二人只是半途得到圣旨,并未见到陛下本人,不过以保国公奏禀应是如此。娘娘不必太过担心,如今陛下已多番露面,听说出紫荆关时身边前呼后拥,有诸多人马护送……”

张太后很不满意:“为何哀家听说,陛下留下大部分兵马交给新任河南巡抚胡琏统辖,让他领军平定地方盗寇?”

话语里听不出有指责的意思,张鹤龄这边不太明白,但杨廷和却是心思缜密之人,自然知道自己没有完成张太后的交托,想让张太后对自己刮目相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即回道:“太后,是否再次派出人马,半道迎驾?”

张太后脸色转黑,似在怪责杨廷和没把事情办好,最后微微摇头:“算了吧,既然皇儿亲自下了御旨,那哀家还能说什么?只要他平平安安回来就好。”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亲弟弟也是这次差事的经办人,张太后并没忍心多怪责,怕影响张鹤龄在朝中的地位。

张太后道:“皇儿的身体状况,京城这边不太清楚,派太医过去看一下应该可行吧……寿宁侯,你劳累了几日,先回家歇息,哀家有话要跟杨卿家说。”

张鹤龄本身只是出京执行任务,在发现自己姐姐态度冷漠时,也意识到自己差事没做好,张太后只是没说他而已。

张鹤龄看了杨廷和一眼,行礼告退。

随即张太后将身边太监和宫女屏退,如此一来永寿宫大殿内只剩下张太后跟杨廷和二人。

……

……

永寿宫安静下来,张太后的脸色仍旧不太好看,不过她也没有继续怨责杨廷和的意思。

张太后问道:“杨卿家,之前寿宁侯在,有些事哀家不便相问。现在只有哀家跟你二人,你且说,此番是否兵部沈尚书在暗地里做出什么举动,逼迫皇儿做出如此安排?”

或许是这件事真的触怒了张太后,张太后考虑到弟弟跟杨廷和很难违背皇命,自然要从出处找根由。

此时其实是杨廷和攻击沈溪的最好机会,但他却有些迟疑,因为他知道继续针对沈溪的话,是可以让张太后更信任自己,但问题是却会让谢迁心生隔阂,尤其是皇帝那边他再也无法扮好人。

杨廷和谨慎地道:“回太后,紫荆关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并未有更多消息传来,所以微臣……并不知晓此事是否跟沈尚书有关。”

杨廷和没攻击沈溪,但也没有就此罢休,他话里的意思是让张太后自行揣摩,或者说张太后可以从最后谁会受益进行判断。

张太后略微沉思,不满地道:“哀家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皇儿,你作为内阁大学士,知道尽忠职守,保护皇儿安全,难道沈卿家他会不懂?沈卿家自从领兵以来,所向披靡,理应熟悉兵法,他会不知朝中这些避讳?”

此时连杨廷和都听不出来,到底张太后是什么意思。

张太后继续道:“皇儿若安然无恙还好,若有什么事,哀家绝不能让一些人好过,折腾了大半年时间,皇儿都在外流浪,甚至张家口时还出了危险……唉!哀家就这么一个儿子,又没有子嗣,出了事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是。”

杨廷和毕恭毕敬行礼,这个时候他跟谢迁不同,没权力指导张太后做事,所以只能充当应声虫。

张太后又道:“杨卿家,你也算足智多谋,之前你为哀家所做建议,哀家觉得很有见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