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十四章(修)(1 / 2)

恰逢雨连天 沉筱之 1480 字 10个月前

问话的人是朱南羡。

苏晋道:“已好些了,多谢殿下关心。”

朱南羡顿了一顿,又道:“苏知事,借一步说话。”

苏晋不由看了柳朝明一眼。

柳朝明也正盯着她,他默了半晌,将未说完的后半句收了回去,向朱南羡一揖,转身走了。

朱南羡令四下的人也撤了,这才问道:“苏知事,你可有什么故旧犯了事,让刑部拿去了?”

苏晋原垂着眸,听到故旧二字,猛然抬起眼来。

双眸灼灼如火,朱南羡被这目光一摄,心中滞了一滞才又说:“此人可是你跟刑部讨去的死囚?”

苏晋反应过来,原来他说的是闹事当日刑部带去朱雀巷的死囚。

她的眸光一瞬便黯淡下来。

“殿下有所不知,这名死囚其实是都察院的柳大人命刑部送来的,为防事态失控,作杀一儆百之用,可惜来得太晚,没派上用场。”

然而朱南羡听了这话,却道:“本王已特地盘问过,这死囚说与你相识,连你曾中过进士,在松山县当过差也知道。”

这就有些出乎苏晋的意料了。

她自松山县回到京师以后,结交之人除了衙门里头的,不外乎就是几名贡生仕子,还能有谁对她知根知底?

苏晋不由问道:“那殿下可知道,这死囚为何认识微臣?”

朱南羡道:“他机灵得很,说话只说一半,别的不愿交代,只顾闹着自己冤枉。”

苏晋一愣,一个被冤枉的死囚?

但柳朝明把他从刑部提出来,分明是因他的死罪板上钉钉,刑期就在近日,才做杀一儆百之用的。

苏晋想到此,忽然觉得不对劲。

是她想岔了么?

柳朝明从刑部牢里提出这个死囚,竟不是为了仕子案?

那他的目的何在?

苏晋问:“殿下可知道这死囚所犯何案?”

朱南羡道:“他没交代明白,只说是与秦淮河坊的一名女子有关。”

秦淮河坊的一名女子?

许元喆曾说,晁清失踪前,正是去了秦淮河坊。

“十三殿下,那死囚现在何处?已被处斩了吗?”

朱南羡方才铺垫良多,正是在这里等着苏晋。

仕子

闹事当日,苏晋伤得不轻,他心中担心,本要亲自上京师衙门去探病,奈何府上的总管拼命将他拦住,说他堂堂殿下,倘纡尊降贵地去探望一名八品小吏,非但要将衙门一干大小官员惊着,苏知事日后也不能安心养病了。

朱南羡细一想,也以为是,从那死囚嘴里挖出他乃苏晋“故旧”后,命人把死囚往别苑安置了,成日巴望着苏晋能上门领人。

可惜左盼右盼不见人影。

朱南羡仿佛不经意道:“哦,尚未处斩,刑部不知当如何处置,将死囚交给了本王,本王也只好勉为其难,将人安置在王府。”

又自余光觑了觑苏晋脸色,明知故问:“怎么,苏知事想见他?那本王命人明日一早去衙门里接苏知事?”

苏晋又想起柳朝明那句“提一个死囚给你”。

她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个死囚,竟与晁清的失踪有关。

原来都察院竟在帮着她查审此案。

苏晋不愿夜长梦多,对朱南羡道:“若殿下得闲,可否今晚就让下官就与此人见上一面?”

朱南羡立刻点头:“好说。”

至王府。府上的总管郑允已候在门口了,见到苏晋,一时大喜过望,不先招呼殿下,反是道:“苏知事可算来了。”

苏晋愣了愣,什么叫“可算”。

郑允又道:“知事有所不知,殿下已命小的在此候了数日,非要将知事候来不可,小的是日也盼夜也盼,才将您盼来。”

朱南羡脚下一个踉跄。

初夏皓月当空,一池新荷簇簇,时下兴莲子百合汤,郑允着人也为苏晋呈上一碗。

不多时,那名死囚便被人带来了。

来人一张生面孔,粗布短衣,五大三粗,先探头问了问郑允:“要见哪个?”听闻是苏晋,浑身一激灵,扑通一声便给她跪下了。

却说此人名叫张奎,曾是京师衙门的一名仵作,两年前嫌衙门活累,请辞不干了。

他与苏晋其实并不相识,不过是请辞之前,听衙门里说有一名苏姓知事要从松山县调任过来,曾经中过进士,一时闹得沸沸扬扬——在常人眼中,中进士的都是有大才之人,合该在奉天殿进献治国之策,断没有做个知事还算升官的道理。

张奎如今犯了事

,本以为死路一条,没想到几经周转竟被带到王府,成日被人盘问与苏晋的关系。

他不明就里,也猜出是因苏晋的缘故才保得一命,故此自称是苏晋的故旧。

没想到还挺管用,十三殿下堂堂嫡皇子,倒真没拿他怎么着。

苏晋一时不知从何问起。

张奎却如见了救世菩萨,连跟她磕了三个响头,径自就把所犯之案道来。

依张奎的说法,他还真是被冤枉的——

那日夜里,张奎与往常一样,去了城外乱葬岗。

他在衙门做了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