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为什么是惊悚题材?(1 / 2)

音乐系导演 俗人小黑 1185 字 11个月前

,最快更新音乐系导演最新章节!

网络大电影时代并没有来临,不过,却也养活着不少野鸡导演。

华新和王逸凡一起,一下子推出十个项目而且,要大规模聘用新人导演的消息,很快地就公布了。

十个项目其实看起来很多,但是对比一下华国每年出产的影片数量,还真的不算什么。

而且,每个项目基本上,百万到千万之间的规模,说大不大,说小却也绝对不小了。

这样的成本,其实足够拍不少不错的故事片了。

关键是,对于难出头的新人导演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因为这比那些什么新星导计划一类的要靠谱的多。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王逸凡可以带出来了好几个导演,王越,徐苍,李明娟,陈少军等人。

不要看那些扶持新人导演的计划,看起来好像很诱人,但是实际上,结果证明,让一些新人导演自己去发起,去主导一个项目,成功的概率真的太低了。

而这次不同啊,这个十个项目,可都是打着王逸凡的名义,也就是说,编剧一栏,王逸凡都会是主编剧。

这说明了,项目本身是靠谱的,因为至今为止,王逸凡真的没亏过。

不要讲什么艺术追求,对于绝大多数新人导演来说,他们缺少的是一个机会,没有钱,不氪金,凭什么让你玩?

所以,新人导演,需要的不仅仅是机会,而且还是那种,靠谱的机会。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对于那些只能拍网络大电影,或者微电影,亦或者那些有意向电影圈发展的其他的导演,亦或者是广告导演等等,纷纷通过各自的渠道打探消息。

以往这样的机会,哪里能轮得到他们?哪怕是再小的成本的项目,大多数时候,也是早就内部分配了。

可是这次不一样,这次,仅仅是第一批就有十部电影之多。

导演不行,那执行导演没问题吧?执行导演不行,副导演没问题吧?

所以,十部电影提供的机会,绝对不止是十个。

而且,当不了第一批的导演,也可以打下手,等下一批,或许这一批的导演,你跟的人就一举成名了呢?

于是,一下子,华新和王逸凡联合成立的主推低成本影片的新星公司就成为了香饽饽。

而实际上,很多人都等着看笑话,为什么这么说?

做影视就是做内容,这是娱乐圈的圈内的共识,那么问题来了,内容怎么做?

人才!

特别是在华国的影视圈形成了固有的几大巨头的势力之后,纷纷绑定了一堆的导演。

这一点可以参考王逸凡,星梦其实就是他的个人工作室转化而来的,但是结果呢?先卖给时代光影股份,然后又买回来,再卖第二家,真的是他的公司那么值钱吗?

实际上肯定不是,而是因为他这个人的价值。

王逸凡这个时候,就算离开华新,自己再另起炉灶,多的是人愿意投钱。

资本看上的,巨头们看上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公司。

华国和好莱坞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因为华国的行业标准化体系并不完善,当前大部分影视的盈利模式依然来源于电影的票房,并且较多的依赖明星,导演,编剧等等。

而国内一线的导演,演员,是绝对的稀缺资源,影视市场在导演等资源上高度集中,使得明星资本捆绑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华新成立,要拉拢王逸凡和杨龙,就是因为王逸凡和杨龙的牌面,因为他们以往的战绩,因为他们的名声。

可是,像杨龙,王逸凡这样的导演,毕竟是行业的顶端的战斗力,但是电影不可能单靠他们这些人。

而在华国,特别是现阶段,是公认的剧本荒,导演人才稀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还是一句话,华国的影视产业发展的太快了,人才跟不上了。

所以,现在的华国电影市场好,但是却面临着一个情况,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单是导演,同样的还有剧本。

但是一个导演想要崛起,说起来简单,一部电影有时候就够了,就能打出去,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连大导演们,都不敢保证自己的电影一定大卖,更何况是新人导演?

各家巨头公司其实每年没少投资项目,但是结果呢?绝大多数都是院线一日游之类的。

就因为,有能力的新人导演,未必就能出头,你还得需要一个靠谱的项目。

但是你真以为好项目是大白菜啊?

所以,华新和王逸凡的此举,在很多巨头公司看来,完全是急病乱投医,为什么?因为华新太缺片源了。

单纯地靠院线,能吃到多少肉?华国电影市场正火热,但是大多数优质资源都被其他巨头占据了,所以,华新走这一步,完全是被逼的。

这个计划和项目虽然是王逸凡发起的,但是实际上,他真的不忙。

因为别人想故事,想剧本内容,是靠灵感,而他是靠抄!

另外一个世界的小成本的精品电影,王逸凡记得的不少,所以,虽然他自己不拍,但是拿出来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