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俊躬身行礼,表示理解:“陛下圣明,知进退,明得失。老奴相信,陛下定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皇权,使大梁更加繁荣昌盛。”
另一边,月照皇宫内,沈安得知波斯大捷的消息后,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蔺茯苓见状,提议为他举办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却被沈安婉言拒绝。
“茯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此时庆祝还为时尚早。”
沈安目光深邃,望着窗外的月色,缓缓说道,“波斯虽定,但北非之患犹存。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蔺茯苓闻言,心中虽有遗憾,但也明白沈安的担忧与远见。
她轻轻点头,表示理解:“你说得对。那我们便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好好庆祝一番。”
随后,沈安提笔给沈珏写了一封回信。
信中,他首先对沈珏的胜利表示了肯定与祝贺,接着详细询问了波斯的局势以及北非的动向。
最后,他强调道:“波斯之地,日后必为我沈家之领土,务必严加防守,不可有丝毫大意。至于其他事务,一切听从我的命令行事。”
信毕,沈安将信纸折叠好,交给信使,让他即刻送往波斯。
望着信使远去的背影,沈安心中既有对沈珏,及云州诸军骄傲与信任,也有对未来局势的深深忧虑。
皇帝知道这件事后,沈安断言他会选择忍接受现实,但这不表示就不会留下隐患,但无可厚非的事,沈珏做得对!
虽然此次出征波斯的将领们,劳苦公高,但是这一次大梁讨伐波斯之战,本就师出无名,或者说是为了皇帝的私欲而已。
如此不公之战,不管其中因为什么,而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可这样战争中的胜利,是不值得宣告天下的。
而那些将领们,死了,反而对国家更好,至少日后再去征服其他外族,也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为大梁天下计,沈安还真觉得沈珏此次得行为,才是真正头功!
十三在月照推行屯田法,本应是利国利民之举,却意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百姓们的心中仍被地下投毒事件的阴影笼罩,对任何与官方有关的新政,都抱持着深深的疑虑与不安。
田间地头,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人开始组织起来,准备前往都城,直接向皇帝请愿,希望能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和公正的裁决。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困境,十三心中焦急万分。
他深知,若不能及时平息民怨,屯田法将难以继续推行,更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
于是,他私下找到了刘定国,想要了解为何抓捕行动迟迟没有进展。
“刘将军,为何那些散布谣言之人还未落网?民间怨声载道,屯田法推行受阻,我们不能再拖下去了。”十三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与催促。
刘定国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深沉:“十三大人,此事我自有计较。那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他们背后牵扯甚广,我需确保万无一失,方能动手。”
十三不解:“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屯田法受阻,让百姓继续生活在恐惧之中吗?”
刘定国轻轻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请十三大人放心,今夜,便是收网之时。”
当夜,月黑风高,刘定国以雷霆之势,悄然展开了行动。
那些画像上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被秘密抓捕,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
原来,刘定国早已察觉到,这些人与蔺甲之间的微妙联系,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最合适的时机,确保既能一网打尽,又不会打草惊蛇。
随着这群人的落网,刘定国并未急于审问,而是直接将他们交给了十三。
十三接手后,立刻着手进行审讯,并将审讯结果如实奏报给了沈安。
沈安收到十三的奏报,心中大喜。
他深知,这一战,他们不仅抓到了散布谣言的元凶,更揭露了蔺甲背后的阴谋。
于是,他召见了刘定国与十三,亲自督审。
审讯室内,气氛凝重而紧张。
面对铁证如山,那些被捕之人终于崩溃,一一招供。
原来,他们不仅是刘定国的心腹,更是蔺甲精心布下的棋子,用来制造混乱,动摇沈安的统治根基。
沈安听罢,脸上却并无太多波澜。他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于是,他决定先去找蔺茯苓商议此事。
寝宫内,烛光摇曳,沈安与蔺茯苓相对而坐。
沈安将审讯结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蔺茯苓,言语中充满了对她的尊重与信任。
“茯苓,此事关乎月照国的未来,我需听听你的意见。”沈安轻声说道。
蔺茯苓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坚定:“我知你心中自有计较。无论你做何决定,我都全力支持。至于那蔺甲,他若真有不轨之心,自当受到应有的惩罚。”
沈安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紧紧握住蔺茯苓的手,眼中闪烁着感激与爱意:“茯苓,有你相伴,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随即相拥而眠。
在这宁静的夜晚,寝宫内再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