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创业(3 / 3)

们成为了朋友。

两年时间,郝大龙多次往返奥罗斯,不仅见识到了两国边贸的火爆,也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

1986年,郝大龙的朋友——当地人克兹洛夫,他自己有2辆新的拉达轿车,希望能让郝大龙找找国内的关系,尽快出手换点外汇。郝大龙里里外外看了这两辆车,一辆绿色一辆蓝色,全新车况、发动机也不错,便回国和表弟郝景发商量了一下,一人要了一辆。

两人一共给了克兹洛夫7万6,办好了一切手续,哥儿俩就痛快儿地把车从边境线慢慢开回了燕吉并落了籍。买之前,郝大龙考虑过了,厂子目前工资有时都发不出,为了家里有所保障,他打算运营这量轿车作为出租车,他自己会开车,顶多雇个司机,每天有现钱入账多好啊。他知道郝景发的客运单位状况也不太好,于是哥俩儿在国内研究了半天如何做,研究差不多了,哥俩儿揣好了钱带着翻译和对面国的毛子一顿捂捂暄暄才把车直接拿下。

一开始郝大龙不出差的情况下就开晚班,雇了一名司机开白班。每天晚上6点左右车辆交班,常规检查、加油和洗车,雇的白班司机也会清点好赚的钱给周四凤,晚上郝大龙从7点开到晚上11点,有时候遇到小长途回来就得半夜了。郝大龙边上班边做这个副业,每天都有现金收入,实实在在的填补了家里没有工资的亏空。

郝大龙养车的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张厂长的耳朵里,于是郝大龙终被拿捏了,逢年过节上门送了几张,可依旧没有避免继续被整。妻子周四凤提醒郝大龙,这人就是个无底洞,贪婪是永远填不满的。

1990年,郝大龙被厂里除名,无奈离开了干了十多年的客车厂,还失去了他的第一个房子。一同被除名的还有保管科的赵宇。

赵宇夫妻俩受不了这个窝囊气,到郝大龙夫妇家动员他俩一起把厂长揍一顿,郝大龙没有应,赵宇夫妇走后,四凤问丈夫:“你不敢去?”郝大龙盯着妻子的眼睛说:“去什么去?去给人家揍一顿,他还是厂长,如果咱们揍一顿能把他撸下来当不了这个官儿还行,揍完了人家叫来警察咱们还得负责任、坐牢子,他还是在那里,有什么用?不去。”

几天后就听说赵宇夫妻把张厂长反锁在办公室胖揍了一顿,保卫科的人来了以后才把扭打在一起的人拉开,正如郝大龙所说,人家还是厂长,除名还是除名,区别是赵宇夫妇选择立马出口气,郝大龙选择憋着,慢慢走、慢慢看。

事情发生后的那几晚,郝大龙都是睡不着的。他自觉在单位虽然不是大人物,但也是业绩出类拔萃的优秀职工,郝大龙做出的创新、开辟的市场和达到的销售业绩是他引以为傲的,这样被迫离开失去了所有的成绩不说,还被现在的厂长指责抹黑被除名。委屈和焦虑像洪水冲刷着他,最后淹没了他整个人。

半年后,客车厂全面停产,大批职工下岗,周四凤也不例外。不仅仅是客车厂,全国各地的大型国企都相继进入改革阶段,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千千万万的家庭也失去了铁饭碗,进入自力更生,自谋生路的新时代。

郝大龙也想开了,时代在进步,人就要与时俱进,自己做生意自负盈亏,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获得财富不比在工厂轻松,但所带来的的成就感是不一样的。他和妻子周四凤就尽心尽力的经营着出租车的生意。每天夫妻俩在偏卅子那边的小路交班儿、洗车、结算,日子每天过得规律又平静。

离开了厂子,郝大龙逐渐把以前遇到的糟心事儿跟四凤说了,四凤对郝大龙说:”不用在厂子受窝囊气也挺好的,自己的生意自己做主,别人说什么管不着。“郝大龙点头表示认同。但经营出租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新的问题。雇佣的司机每天活儿多还是活儿少,交的钱只少不多,其实夫妻俩也不是不明白司机会自己揣一些,但这样下去,就会赚的少,去掉维修、油及税费等成本,就不剩什么了。而且司机不太稳定,会有来来走走或者不爱惜车的情况,修车就容易耽误好几天的收入。

于是郝大龙就决定开白班儿,晚上雇了司机,让周四凤也去考了车票儿,等把车票考下来之后,郝大龙成了周四凤的开车教练,等技术好些了,周四凤便开始开半天直至开全白天的班儿,郝大龙就负责开晚班儿和长途。

至此郝大龙开启了长达30年的创业历程,当然运营出租车只是创业的开始。不过他没有再端上过铁饭碗,而是自己造了什么碗就端什么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