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个好媳妇儿。”
“那是,”温庆平一脸得意,小虎牙都露出来了,“我可以花了好久才把她娶回家的。”
“看你那嘚瑟样,”领导啧了一声,“行了,我还有事儿。”
说完便背着手悠哉哉地走了。
杜月兰从里面出来时脸上全是笑,她与温庆平并肩出了运输队,“我下午过来就正式干活儿了,一个月十三块钱,包早、午饭,补贴的油票三张,米票两张,肉票两斤的一张,如果单位过年什么的,补贴票还会更多。”
“还不错,”温庆平也高兴,“我就说你稳了,你还不信。”
“现在信了,”杜月兰美滋滋地拉了一下他的手臂,“我也是有单位的人了。”
“是啊,那得庆祝,中午我做红烧肉给你吃。”
“红烧鱼吧,我想吃红烧鱼。”
“行。”
从那天以后,杜月兰就在运输队后勤部做了杂工。
之前老张就听说她做肉酱不错,在看过她切菜的手法后,便知道这人能接自己的位置。
所以时常让杜月兰过去帮他打下手,杜月兰也并没有一心专注在灶台上,毕竟老张还没真的离开,他对这个地方也很留恋。
杜月兰很有分寸,这让老张唏嘘不已,“是个好孩子。”
杨组长闻言笑了笑,“是啊。”
因为做了杂工,做肉酱的活儿杜月兰他们也停了,这让温庆平好几个同事都很失望。
“你们想累死我媳妇儿啊,”温庆平对此很不满。
“要不你来做?”
温庆平直接翻白眼走人,“我怕你们吃出沙子然后打我。”
这话逗笑好些人。
温庆平一个人大包小包回家时,温舅娘还疑惑,得知杜月兰在运输队干活儿后,连声说了几个好字。
杜母他们也高兴,因为温庆平惦记着家里的杜月兰,所以他就没有留下过夜,带着舅娘还有杜母他们给的东西回了县城。
等他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杜月兰正在煮面。
“咿?你回来了,”杜月兰没想到他今天晚上会回来,“我以为你会在老家住一晚呢。”
她赶紧又拿出面,“只能给你煮下一锅咯。”
“我来,你把家里给的东西收拾收拾,舅娘还有妈都给了好多鸡蛋和菜。”
温庆平洗了手过来接手。
闻言杜月兰就擦了手把背篓上面的布掀开,将里面的鸡蛋还有菜全部拿出来了。
“菜太多,我们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因为早、中午杜月兰都在运输队吃的,“分点出来送人?”
“我也是这么想的,”温庆平点头,“也跟她们说了别拿这么多,我们吃不了,但是她们都说拿来送人也行。”
杜月兰拿出竹篮开始装菜,“我现在一个月休息两天,可能以后回老家都是你了。”
“没事儿,夫妻一体,我就是你嘛。”
杜月兰把菜送给几位关系不错的婶子和嫂子,回来时就吃面。
温庆平还煎了四个鸡蛋,一人两个。
“我听张师傅说,咱们这一片也要牵电线了,可能就这几天。”
杜月兰挑起一筷子面吹了吹后说道。
“是吗?那可太好了,”温庆平在外面跑车,见过有灯光的城市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县里也有电,但都在县城中心的位置,像他们这种边上的地方是没有的,“以后咱们就不用煤油灯了。”
“是啊,”杜月兰点头,“我看顶多再过几年,咱们老家也能用上电。”
果然没过几天,筒子楼就有人过来牵电线了,杜月兰签了字后,便有人过来在他们家门口上方安装了电表。
“以后每个月用了多少电,这个电表都能看见的,”安电表的师傅顺便跟她说怎么看,“电线都安好了,电灯泡得你们自己去买,想要亮一点就买瓦数大一点的,不过用电也会多一些,电费就高了。”
“明白了,谢谢啊。”
杜月兰点头道谢。
温庆平已经去买灯泡了,杜月兰把家里打扫了一遍,开始做晚饭。
隔壁肚子微微鼓起的黄大嫂看过来,“你们家要装电灯泡啊?”
“是啊,煤油灯到底没有灯泡亮,用起来也麻烦一些,用电灯直接拉一下线就能亮了。”
杜月兰一般不怎么和对方说话,但对方搭话时,她还是会礼貌回答的。
“一个月的电费怎么也要一两块钱,”黄大嫂摸了摸肚子,她有些舍不得。
“是啊,确实有些心疼。”
杜月兰点头,后面就没搭话了。
正在做凉拌大葱的葱婶倒是接话:“我说黄家的,你现在是有身子的人,我看还是安一个灯泡比较好,这起夜的时候也亮堂。”
黄大嫂闻言有些心动,“这倒是。”
温庆平回来后,把电灯安上了。
他买的中等亮度,门口炒菜做饭也能瞧见,还比较实用。
葱婶他们家也是买的这种。
因为他们两家是最早买的灯泡,所以好些人都上来看这灯泡的效果。
王翠芬夫妇也上来看了看,“我觉得值,里外都能瞧见,可比煤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