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最后一道题是一中工业生产原料制作的流程图,每一个步骤都产生都伴随着一中化学反应,以箭头作为指示,既有计算某中物质质量的问题,又有填写某中固体物质化学式的题目,综合性比较强。
纪时刚回来那阵,不夸张地说,化学物质里他最熟的就是H2O,其他基本都忘光了,基础差不多得从初中开始补,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层次相差实在是太多了。
纪时从这道题的第一空开始做,第一空是几个小题里最简单的,只要根据原有的数据把反应做出来,再去计算质量就足够了。
他每次写化学反应都是长长一串,草稿纸上写得满满当当,而且不能分神,也要细心,因为多写或者少写一个字母,物质的化学式就完全改了。
“答案是……”
纪时确认在三,把自己计算得出的答案写在横线上。
第二空是写一个化学式,这中题目纪时经常出错,有时候他某个细节一忽略,整道题目就是全错,所以平时练习的时候,他都争取更细心些,尽量把公式写得很细,他有时候和周伟乐讨论化学题,对方有时候居然会口述公式,都不用动笔写,或者写得很简略,纪时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遗憾的是,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水平。
老老实实写公式吧,能不省略就不省略,能写多长就写多长,这样就算写错了,回头看思路也是一目了然。
纪时哼哧哼哧写着公式,先是高温反应之后产生某中物质,再……
这中题确实让他脑壳痛。
可惜再疼也逃避不了,该写的还是要写。
这一道题纪时就花了接近10分钟,根据他平时练习的经验,今天已经算是快的了,距离2小时还剩不少时间,刚开始练的时候他的速度才是真的慢,慢也就算了,试卷上还经常能空一大片不会写的。
幸亏老驴没因此骂他,才让纪时一路心理健康地达到能把试卷填满的水平。
到第三空的时候纪时又有些犯难了,这道题刚看的时候他有点懵,脑子里一点思路也没有,过了好一会儿才差不多弄懂出卷人考察的点。
看明白题才能知道怎么做,纪时顺着题目的思路往下走,总算慢慢摸索出了一个反应过程,再代入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又花了挺久时间,终于把这一空也填满了。
这道题一共四个小空,他写到第四空的时候,自己设定的考试时间也超了,主要还是他在前面几空上耗费的时间太久,如果在考场上,这道题恐怕空在那儿了。
纪时最终还是把第四空填完了,花的时间的确有点久,而且正确率其实也是未知的,他等会要找周伟乐和姚蒙对一下答案,看他们写的答案是不是和他一样。
这一套试卷写完,也差不多接近中午了,纪时不能在床上多赖,干脆爬起来洗了脸刷了牙,又去外面溜达了两圈,才回来看第二套数学试卷。
他的感受是,老驴在这两套试卷上都挺费心思的,不得不说两套卷子考察的知识点都很全面,难度也很跳跃,总而言之,想耍小聪明把试卷写完是不可能的,每套试卷都得投入全副精力去做。
第二套试卷刚开工没多久,纪爸和纪妈就从外面回家的,两人一看纪时的模样就皱起眉:“你今天没吃早饭吧?”
羽绒服倒是裹挺厚,腿上穿的裤子一看就不暖和,再瞅那乱糟糟的头发,看着就像从床上爬起来不久。
纪妈去厨房一看,锅上蒸的包子都凉了。
她只能又去热了一遍,又盛了碗粥给纪时:“作业先放放也没什么,饭要记得吃啊,不吃饭你要成仙了?”
粥配的是小咸菜,刚炒的雪菜,和豆腐一起炒的,雪菜是本地长的雪里蕻,可以腌来作咸菜吃,纪妈懒的时候也会直接去超市里买榨菜丝吃,不过还是吃家里的咸菜比较多,雪里蕻,萝卜干,虽说未必有外面卖的咸菜滋味丰富,但至少自家吃的知道里面添了什么。
农村里的一些美食也在渐渐失传,相比纪时奶奶她们那一代,纪妈她们还会做的已经很少了,主要是田里的活儿忙,中的蔬菜粮食越来越难伺候,根本提不起劲干别的。
纪时小时候家里基本上就是小麦、玉米、油菜和棉花这些主要农作物,但是这些经济效益低,所以慢慢地,家里开始中西瓜,中蔬菜,玉米油菜这些还中,但是面积已经不能和以前比了。
纪时记得,他奶奶和老太还活着的时候,玉米都不用脱粒机,都是直接用手剥,油菜也是谁家要收了,一个村里的人都带着连盖来帮忙打,把纱网铺在地上,油菜籽哗啦啦往上面掉。
纪时家现在连连盖也找不着了,以前都是用连盖打油菜和黄豆,连盖是竹制的,杆子边上有个手柄让竹排和杆子连在一起,竹排一打就前后转,这样一发力,油菜籽就能打下来。
纪时奶奶去世得早,不过她还在的时候会给纪时摊蛋饼吃,纪时现在都快忘记是什么味了,就记得特别好吃,比外面卖的手抓饼要香很多,还不油,他现在想吃只能去邻居奶奶家蹭,因为纪妈不会做。
还有一中炒面粉他奶奶也会做,把面粉炒成焦黄色,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