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笔下的故事还在继续, 《二头刻》中的男主人公秦颂和很多其他的作者一样,卡在了恐怖的‘短篇陷阱’——明明已经登载了不少短篇,最基本的生活已经得到解决,但是长篇连载机会始终没有。
这个问题在业内是有原因的, 一方面短篇写得好不代表长篇也能写好, 短篇水平不够, 发一回也就算了, 并不会对报纸产生多大影响。但是连载就不同了,作品是要持续下去的。虽说反响不好可以腰斩...可是腰斩难道是好名声吗?真正有点牌面的报纸每年都有腰斩名额,腰斩作品太多说出去可不好听!
另一方面, 僧多粥少!
大家都知道,报业正在发展期, 每年的报纸总量都在增多,与此同时, 出版业的体量也在每年提升。这样一来,业需要的人才似乎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也就是个表面能够得出来的算术题, 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对于已经出名的,或者退一步, 受到市场认可, 已经证明自身的作者, 这是怎么也嫌少的!不断收到各种约稿,只恨这些作者不够勤奋。如果可以的话,报馆和书社的人恨不得派工作人员,拿着小鞭子赶着他们写, 一直不要停!
但是,对于男主角秦颂这种,还没有证明自身的作者,问题就不是这样了。报馆也好,书社也好,他们对于这种作者都是有疑虑的。再加上这个群体十分广大,就算愿意给他们一些机会,分一分,到手的几率也就很低了。
能拿到这种机会的,无疑都是幸运儿,而男主角显然不是这种幸运儿。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是秦颂不愿意就此认命,静静等待命运的安排——等待那个机会总有一天落到自己头上!他想要自己争取!
这个想法是很好,但问题是男主并不是一个有门路的人,他出身普通,也没有被有名气的编辑看中。这些日子来到苏州追求梦想,甚至行内聚会都很少去,只是专心于而已...也因此连巴结一个要好的前辈都没能做到。
这个时候连翘安排了新的人物登场——许多陷入‘短篇陷阱’的作者,他们其实比那些根本得不到发表机会的作者更惨!
那些人当生活无以为继,除了疯傻的基本上也能明白自身的处境。也就是说,他们的人生大部分还能够回到正轨。
但陷入‘短篇陷阱’的作者就不一样了,他们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却能够生活下去。也因此给了他们在这一行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另外,有的人是在这一行奋斗太久,对入其他的行当有一种惧怕,干脆继续龟缩着不出。
这样一来,一年又一年地坚持,自我说服自己是为了理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渐渐蹉跎了青春——他们中的很多人忘记了最早的壮志凌云,每个月专注于拉各种关系,找到发表短篇的机会,好维持生活这样子。
要知道每年入行的新人实在是太多了,登载短篇相对容易,但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这个时候,这些人恐怕已经不记得什么理想了,有的只是有一天混一天!
计算就能知道了,一个人一个月只要登载个两三篇就能保证过得去日子了,而写下这两三篇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也就是说,除开工作,这些人剩下大量的时间可以四处闲逛。
“这一行是养懒人的地方,若是不能一门心思想着向上冲,在这个位置久了就废了!”认识的前辈看秦颂勤奋,曾经提点过他。
最开始的时候秦颂不明白这话的意思,但到如今,她还哪有不清楚的!
于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做出了新的选择,选择去写地下。
这又是一个对于读者来说常识上的盲区了,读者知道作者,而且将所有写本子的都归类于此,他们可不知道,有一类和作者会被单独归类!
地下作者,专门写书商定制的作者,这和那种直接和书商合作的有名气的作者还不一样!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写志怪的白明星,顶尖大神之一,没有人会怀疑其业内地位。
前者就不同了,他们不只是同样不走报纸这一道,在别的地方也和普通的很不同。
工期紧张,没有版税,一锤子买卖,紧跟风潮,不强调精细,出版时作者并不署名(就算署名,也得单独使用一个笔名,这个笔名不能是曾经在报业混的正经笔名,而将来上岸后也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笔名。如果不能遵照这个规矩,就会被整个行业排斥)。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行业内是十分歧视地下作者的,只要是入了地下业务,基本上就没有翻身机会了,主流界根本不接纳这些人。但是后来随着地下业越做越大,很多新入行的作者迫于生活压力又不得不入这一行,完全排斥也做不到了,这才放松了对这些作者的限制。
但即使是这样,基本的面子还是要的,地下使用的笔名和主流的不一样,就是体现之一,某种程度上称得上是掩耳盗铃了。
进入到地下行业,这意味着休息不好,活儿来的时候睡眠都不够,更别说其他的了,一旬写好一部中篇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同时,从回报率来说,地下也远远不如主流行业。另外,进入到地下行业,顾名思义,就是个地下了,得藏着掖着,不能让人家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