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2 章(1 / 2)

女文豪 三春景 1829 字 10个月前

连翘陪着看了一遍《西京往事》彩排, 就其中的问题和玉梨班的成员谈了谈。其他的就算了,主要是演员这一块, 一点也不能放松。

虽然她自己并没有做过话剧演员, 但是这方面的见识是有的。在一些地方她甚至会自己做示范——她当然不能做到演员的程度,但是至少可以给玉梨班的演员打个样,至于做的更好,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一些细节的动作可以加上去,回忆一下我们平常做事的样子,也不是一板一眼的, 必然是有自己的小动作的。”连翘这样说着,将自己对于演技的认知说了出来。这样的粗陋知识若是放在后世, 那是要笑掉大牙的,不过在这个时代这确实是领先众人的。

“话剧和以前唱戏不一样,唱一出戏能够打动人不错, 但是话剧比戏曲更能打动人, 这是话剧的优势。为什么能打动人?这在于话剧更‘真’,这个‘真’并不是说出来的, 而是通过表演达到的, 最浅显的,说话做事都更像生活中真正存在的人。而戏曲中的念白、动作,这是生活能出现的吗?”

连翘喝了一口茶, 尽可能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而话剧的表演想要‘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其困难和唱戏想要唱的好是两种不一样的难, 若是想要做的顶尖,要求都很高。具体来说,我觉得有三个方向是你们可以尝试的...当然了,若是你们自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用着特别好,那也不必在意这个,这种事本就不比拘泥。”

连翘说着就将表现派、体验派、方法派,这戏剧表演的三大艺术学派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概括了一番。

说这些的时候陈小官眼前一亮,因为她自己能够对号入座!她完全符合连翘所说的‘方法派’,实际上当初她还在唱戏的时候就已经是个‘方法派’了。只是当初她没有这个概念,不自觉地使用了这种方法。

之前她总有一种模模糊糊感觉,现在有了连翘这一番话,立刻眼前一亮。其实也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但之前懵懂的东西似乎一下就清晰了起来!

实际上所谓天赋型演员,很大一部分都是方法派——这种理论性的东西表述起来非常复杂,简单地说,方法派就是揣摩人物的情感,将自己变成那个人!

相对应的,体验派也需要揣摩人物的情感,然后借助这个人物的内心情感、人生经历,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相对于方法派,体验派无疑有更多‘演’的成分。

至于表现派,则是更加注重技巧的一个流派。比较浅显地说,他们对于某一类人物的某一类情感有自己的一套手法,然后通过神情、动作、语言等等外在表现出来。很多古老的戏剧种类其实都很常见这种,这个流派如果学的不好就会显得僵硬,但若是学好了,往往有一种返朴归真的大神风范。

连翘当然说不了太多有的没的,她肚子里的货差不多掏完了也就是这么多而已。不过她也没有太过于担心...不要小看人民群众的智慧,只要给一个启发,他们其中有悟性的必然能够有所体会。

至于没有悟性的,多少也能有一些进步。

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有悟性,很多龙套角色一般人也足够胜任了。若是要求再高,等到日后话剧红火起来了,有更多人才涌入,自然而然就能做到。

连翘弄了这些后就离开了,说定了过几天再来一趟。

转天,去了宋志平办的赛茶会。她倒是还记得这个,拿出了一瓶子白茶。今年的新茶还没有上市,这自然是去年的了。但是因为炒制非常有功夫,保存的也很用心,口味上和新茶几乎没什么区别!

其他人喝了这白茶都啧啧称奇,这瓶白茶味道也是一等一的,来赛茶会的朋友们都向她打听哪里来的呢!

连翘挺费劲地回忆:“这是福建一座茶园里出来的,就是个小茶园。茶园主人除了大部分的茶叶出售,还会私留一块地种一些茶树。这里的茶叶无论是种植、炒制、保存,都是一等一的。这茶也不是为了出售,纯粹是为了自己喝。”

那么问题来了,连翘是如何喝上这种茶的呢?

连翘貌似非常漫不经心,实则隐秘地炫耀道:“这个啊,说起来就有些复杂了。原是人家见我来了京城,怕我吃不上好茶,所以特意给寄来的一些自产茶。”

连翘原来在苏州生活,苏州也有自己的名茶,再加上离其他名茶产区也比较近,所以各色好茶不在话下,那时候人家自然不会想到给她寄茶叶。然而她人来了京城,虽说京城有钱也能买到各种好茶叶,但是那种本地人才能吃到的自留好茶,肯定就没份儿了!

这个很好理解,一样特产到底还是在本地找最好。去到外地,出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最好的那一批。在现代尚且如此,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就更是这样了。

因为这个事情,那位茶园主就特意给连翘寄了两瓶自家留着喝或者分送亲朋的白茶。至于人家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是不是和连翘有什么亲戚关系...其实也没有。

嗯,人家是连翘的书迷来着。

这个时代读者与作者之间有着更紧密的连结,这是后世的人不太能够理解的。在连翘写网文的那个时代,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