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看这院子, 虽然不大, 但是屋子都是主家新起的, 住进去舒服, 没有要修补的地方!”会馆小厮带连翘和吴美娘看房子, 其中主要是连翘,因为吴美娘已经看过了。
这是一所一进的小院, 也就是最普通的那种四合院。但是正如小厮说的那样,看上去不像是老房子, 而且用的材料也很好, 这样的房子住进去才比较舒服。
连翘着重看了一下厨房和水井——不是说其他的地方不重要,只是这两个小处都做得很好的话,其他的地方也就差不到哪里去了。
看了之后很满意,虽然租金贵了一些, 一个月要价四两银子,但满足了自家所有要求, 连翘也就不在意了。
帽子胡同这个地方说是因为租金便宜, 所以很多穷读书人和穷小官儿住在这里, 但那便宜也是对比出来的。相比起那些达官贵人居住的坊市, 这里自然是便宜的, 可是相比那些一般, 甚至贫民窟一样的地方, 这里又是贵的了。
而且一些生活窘迫的读书人往往是三五个租住一个院子就够了,平摊下来并不比在外租住屋子要贵多少。
屋子本身并没有问题,连翘刚要答应签订租住文契的事情, 忽然想起什么来了一样,问道:“这边左邻右舍都是些什么人?”
帽子胡同的主要居住人群是读书人和小官,但是总有一些其他的人家参杂其中的。就像现在的连翘要是住在这里,也算是这种人家了。
不是连翘多事,这个时候还要问这些,只是在古代,邻居们对一个家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要是邻居不好,能让人难受地要搬家!
小厮回忆着道:“西边的好似是个举人老爷,在帽子胡同住了有十来年了,是当年进京赶考的。后头落榜了也没有回家乡,只是在京城读书,也是方便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对面好像住了好几个国子监的监生,都是读书人,也不妨事。只有东边,住的并不是读书人,才搬来两月。不过我也上门看过,是个穿长衫、戴头巾的,文质彬彬,想来也是正经的。”
见连翘不置可否的表情,小厮赶紧补了一句:“这家房主我也认得!人家也不是专门做房屋租赁的,只是手下有两三套用不着的房产,寄在牙行出租而已。这样的人家宁肯少赚一些钱也不愿意惹麻烦,肯定不会是什么歹人。”
道理是这个道理,连翘缓缓点头。
于是这租房的事情就这样定下了,付了三个月租金外加一个月房钱,换来一纸文契。连翘和吴美娘在京城就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在会馆虽然也能住,但到底不如有一个自己的地方来的方便。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事情并不算完!还需要将会馆的行李搬过来,然后重新打扫、安置。而且住在帽子胡同并不比住在会馆里,还得买一份礼物去拜访左邻右舍,这也是礼节!
至于说通知连家人那边,连翘和吴美娘都保持了沉默,打算等一切弄完了再说!那样就木已成舟了,就算连家人对此有话说,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了。
“东西送完了了吗?”吴美娘、连翘、张嫂子、春儿一齐动手,将行李安置出来。至于冬儿和小虎两个则是去给左邻右使送礼物——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两盒糕点、两瓶酒,考虑到这里住的人,连翘还每份礼物添了一对从苏州带来的笔。
小虎先应了一声‘完了’,之后才是慢一步回来的冬儿。
冬儿擦了擦额头的汗:“已经都送过了!对了小姐,您猜咱家东边住的是什么人?”
东边就是那个会馆小厮也不知道住的什么人的人家,连翘顺口问道:“住的什么人家?”
冬儿这才笑起来:“说起来很巧呢!是小姐的同行!”
一听是同行,连翘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当初她刚刚去到苏州的时候在明月坊也是,好巧不巧就遇到了同行做邻居。那是一段不怎么愉快的记忆,尚不用说。如今来了京城又遇到同行做邻居,若不是她了解行内的情况,都要以为业大发展,满天下遍地都是写的了呢!
也只能说是巧合了。
听说是同行,连翘也来了兴趣:“你怎么知道的?难不成人家与你说了?”
冬儿喝了一口凉茶,这才道:“不是,我是去送礼物的,虽没有进里头,却也看到了院子里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在影壁上看到了隔壁那位公子贴的‘招生广告’,大概说明了那位公子在行内如何如何,若是有意入行的,他能传授这方面的经验。上课需要两个月,可以试听一次然后决定要不要继续。”
连翘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这种事在苏州也有!
既然写能够赚钱,当然就吸引了一批人的注意力。其中有一些原本一点儿都不懂得写,或者了解有限,对自己信心不足。这种时候,能够指引他们前进道路的教育机构应运而生。
在后世的时候连翘也曾听说过网文培训班之类的,教大家写网文的套路,和这个其实是一回事儿。总之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蠢的。
晓得隔壁住的是这样的人,连翘点了点头——这至少也是有正经收入的,而且还是自己同行,算是比较好的邻居了。
对这位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