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第 78 章(1 / 2)

女文豪 三春景 1656 字 10个月前

作者聚会说没意思其实也有一些意思,总能够认识一些人, 或许其中还有志同道合的呢。说有意思呢, 其实也没意思,去过几次之后就什么都知道了。钱宝儿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后面就不怎么去了。

“有那闲工夫, 还不如认真琢磨的事儿。”手放在薰笼上暖了暖, 钱宝儿重新戴上自己的暖兜, 又把改过的稿子揣进怀里, 慢慢出去了。

时间过的飞快,似乎刚刚还是连翘来到这个世界时的春末,现在就到了冬天。屋檐下面结着冰凌,大家也把夹衣、小袄脱下来,换上更加保暖的大袄和毛皮衣裳。至于连翘平常上班的报馆,每间房子里都放了几个薰笼。

这东西相当于古代的暖气,中间是一个炭盆,外面罩一个笼子。这是防止大家不小心蹭了碰了炭盆烫到, 也防止火星子迸出来烧到衣服。

另外要是有还觉得冷的, 可以自带暖手炉和羊皮热水袋。木炭请自备,倒是热水,在热水房里可以无限供应。

连翘因为有写文的需要, 常常要动笔, 要是手指不灵活可是耽误事儿, 所以一般揣一个小手炉在怀里。觉得手指头僵硬了就暖一暖, 休息休息。

见钱宝儿走了, 刘盈盈回过头来与连翘道:“对了,几个月前你与我的那篇短故事要在新报纸《一刻说》上面登载了,稿酬我与你领了回来。喏,可别嫌少。”

连翘接过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不能怪她,实在是这件事太久远了。

之前嘉定第一报馆的一份报纸因为业绩不佳,于是被撤了,换上新的报纸。这份报纸主打的是短篇故事,并且在后来很快以月报的形式发报。

当时报馆在向社会征稿时,也让各位编辑向手下的作者约稿,特别是几个有名气的作者,务必使他们写一份上来。

这些有名气的作者往往文笔有保证,故事不会太差。再加上自带的流量,他们的出现在新报纸上,不仅是填充报纸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宣传。

新出的这份报纸被定名为《一刻说》,如今已经是第四个月了,到现在为止成绩尚可。如果能够保持住,至少站住脚是不成问题了。而在这四个月中,作为月报不过发了几份而已,虽然一份的分量顶的上《朝日报》这种日报好几份的分量了。

因为考虑到最新的几期都需要噱头,所以名作者们的作品都分散开了。而连翘的,最近才发表,这也是正常操作。

连翘将钱从一个纸包里拿出来,确实不多,就是一小块银子而已。她不擅长这个,所以也掂量不出这到底是多少,但肯定不足五两——她的口袋里正好装着五两左右重的银锭,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

这还是名家的价儿呢!

不过那个短篇只是一个四五千字的小故事,这样也就罢了。再者说了,连翘本来也没指望靠这个赚钱。

收起银子,连翘笑嘻嘻道:“也不少了,顶我几个月的月钱了。怎么样,今日我请盈盈姐吃甜汤,米酒煮糯米丸子吃不吃?”

“吃吃吃!”大冷天的,人当然是想吃一些热乎的东西。而且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吃大户的机会又不是天天都有的。

于是连翘笑着往外走,在门口处贴了一张小笺。这上面有写明要几份米酒糯米丸子甜汤,大约等一会儿就会有报馆的杂工拿去,然后买回来。

到了冬日里,大家就越不愿意出门了。天气冷么,而且进进出出一冷一热的,非常容易生病。为了方便员工工作,专心于各自的事务,所以报馆想出了这个法子。要买什么的都写在纸上,然后贴在门口。

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报馆的杂工来收,然后一次性买回来,只要在门口领回来并给钱就好了。当然了,这个价钱可能会比外头买贵个一两文的——这本来不是杂工的事情,让他们来做...报馆又没有给他们涨工资,所以大家各自负担啦。

滚烫香甜的米酒煮糯米丸子,米酒本来就有活血的作用,一碗喝下去不止手脚变得暖和起来,脸上也变得红扑扑的了。连翘很会做人...准确的说是她不差钱,所以手很松,买了好多份,一个屋子里工作的女孩子人人都有份。

至于男子,那还是算了,她可不想惹闲话。明明是做好事,最后却让人说。这个时代虽然男女大防的风气没有她本来世界的古代那么严重,可是依旧是有人多嘴多舌的。

刘盈盈一面吃着甜汤,一面和连翘说话,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没有上午那么忙,倒是能够悠闲一些。

“你说《一刻说》的姚主编是如何想的,怎么将你的短故事放到现在才发表?”刘盈盈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和连翘八卦了起来。

众所周知的,一份报纸创办之初最好能够一鸣惊人。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什么这几个月要用名作者的作品带人气?还不就是这个道理。

而另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乔琏或许只不过是嘉定第一报馆的一个新人,但却是现在报馆人气最夯、议论度最高的存在。随着她的作品热度不断发酵,那些早不知道多少年出道的前辈被一股脑压倒了!

如今《宦海》正当红,甚至随着东华书社的运作,发行单行本之后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了名气。《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