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 2)

家祭无忘告乃翁 芒鞋女 1746 字 10个月前

他拿着鲁州和江南两地读书人的文章向谭盛礼请教, “父亲,这文章有问题啊。”

从县试到会试, 谭振兴自认还算读过些文章, 文章体现的是读书人的真知灼见,孩童天真烂漫,阅历不足, 文章多稚嫩, 可他看的这几篇文章, 用词严谨, 辞藻华丽,个别词句根本不像几岁孩童能懂的,他圈出某些意境深远的句子,读给谭盛礼听,“父亲,神通也不过如此罢...”

他承认世上有神童, 可目前来看, 神童有点多,多得有点假,他怀疑这些文章是读书人近几年写的,哪怕故弄玄虚藏了写文时的年岁,谭振兴怀疑是假的。

谭盛礼瞥了眼他圈出的文章, 没有做评价,只让他再看。

“再看?”谭振兴心想自己说错了?

抱着文章回去,让谭振学和谭生隐帮忙看看, 其实两人也发现文章和诗词有问题,不是时间早晚,而是这些文章经过修饰点缀后虽然流畅,差了点底蕴,这种底蕴是读书人的多年积累,饱含读书人的品行,修养,以及风格,单看两篇文章没什么感觉,看多后就觉得差了这种底蕴。

像谭盛礼,写文章没有明显的偏好,但行文间彰显着他博爱宽厚的美德,任何篇文章里都藏着仁德二字,他看江南和鲁州两地读书人的文章完全没这种感觉。

怪得很。

谭振兴也纳闷,“莫不是他们学的杂?”

谭振学摇头,“学的杂不如学的精,细看历年会试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无不是不同类型文章的翘楚,两地文风鼎盛,必该明白这个道理才是。”

是了,会试四场考试考题不算杂,与其分心学其他,不如把自己擅长的功课做到极致好,谭振兴皱眉,“那又是为何呢?”

“不清楚,明日去码头扛麻袋问问吧。”

会试结束,京里歌舞升平,码头偶有乘船归家的读书人,谭振学会上前聊两句,但读书人多讳莫如深,不肯多聊,最后还是从乞讨者嘴里听来的。

“你问他们作甚,江南读书人地位高,他若和你说实话不是给自己惹麻烦吗,别看我整天蹲在路边乞讨,小道消息我知道得不少。”

江南到京城有水路,很多读书人都是坐船来京的,刚下船乞丐们就会扑过去行乞,有意无意听了不少事。

也是熟人才和谭振学说,“江南书香世家的子弟进京时身边都跟着书童杂工,和我们想的书童杂工不同,人家的书童杂工乃家世清白的读书人,跟在他们身边是为学习...”乞丐说起江南名门世家子弟身边的书童杂工就格外来精神,有的人家穷,又想读书,为了谋个出路,给读书人做书童杂工是最好的,读书人的书他们随便看,笔墨纸砚随便用,如果碰到个有真才实学的人,自己中个进士不是问题。

前几年江南不是没有书童高中的例子。

要不怎么说江南读书人地位高呢,身边的书童都能中进士,其才学可想而知,乞丐道,“江南读书人的眼光高,想给他们做书童难上加难,你们说的那些文章就是由书童负责修饰的。”

别问他为什么知道,江南读书人傲慢,两人凑堆就爱聊其他读书人的事,谁谁谁收了个有天赋的书童,谁谁谁的书童这次要下场考试,事情多得很,乞丐想不听到都难,他问谭振学,“振学公子可要收书童?”

谭振学没想到文章背后还有这些原因,难怪一个人的文章差异很大,许是换了书童的缘故,至于他自己,谭振学笑着道,“我就不收书童了。”

与其说是书童,不如说是学生,顾及不想在及第前收学生,因此收他们做了书童。

谭振学把打听到的事情和谭振兴说,谭振兴瞠目,“自己的文章托别人雕琢,不是偷懒吗?再者,书童也没那个能耐吧。”在谭振兴眼里,帮人修饰文章是老师做的事儿,书童哪儿有这个能耐啊,他想起在绵州时,绵州书院外台阶上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书童,不像能做那种事的人啊。

“江南的风俗还是奇怪。”

再看他们的文章,谭振兴索然无味,哪怕再好,不是自己的有什么意思,而且文会上他们拿这些文章出来会友不是侮辱人吗,若是不想参加就不去,去了又看不起人,谭振兴觉得江南读书人不过如此。

因为这件事,江南读书人的形象在谭振兴眼里顿时矮了不少。

这天,他从货船上扛着麻袋上岸,碰到蒋举人他们,旁边还站着个剑眉星目的少年郎,蒋举人热络的唤他为文星公子,谭振兴不认识,和蒋举人打了声招呼后就要走人,哪晓得蒋举人拦着不让,“大公子,会试刚过,你们不歇息两天吗?”

谭家人搬出大学楼里后,他总觉得风气不太好,还是喜欢谭家人在的日子,尤其是会试结束后的这几日,楼里读书人觉得寒窗苦读熬过头了,整天寻欢作乐到半夜才消停,他记得绵州乡试后,读书人不曾放松,而是愈发紧迫的读书,平安街就是后来慢慢兴盛的。

会试后的情形和他想的不同,此时看谭振兴扛着麻袋,汗流浃背,浮躁的心莫名踏实下来。

“歇息好几天了。”

会试后他读了很多文章,说实话,刚开始读着好,到后边也就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