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2 / 3)

用打田机这样先进的机械辅助种地,又突出了打田机这样的机械种地的优点。甚至他还拿到了打田机工作效率的详细数据,与往年耕牛整地做了对比,发现无论是在效率还是效果上,打田机都优越于耕牛。并且文章里还配了一张已经打过的田和没打过的田的对比图,图文并茂,可读性很强。

黄绪宁这篇最新的报道不仅被第三报社所录用,并且还被省报转载。

一时间,省内省外都知道了苏省农业的蓬勃发展,知道苏省有个名叫打田机的先进的种地机械,并且苏省的农村都已经有人用上了打田机来整地了。

紧接着,苏省这边相关单位的电话被打到爆,都是询问打田机的事,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以及多少钱一台,他们能不能购买等等。

因为春耕在即,甚至有不少省外的人亲自跑到苏省来,就为定购打田机。

当他们被告知今春打田机仅够供应本省时,不少人还不死心,即使排队都要购买。毕竟春耕不行,夏收之后就是抢种了,更加需要打田机。

这篇文章让黄绪宁翻身了。省报转载之后,相当于将施加于他身上无形的压力或者限制扫荡一空,而且他这个记者在这圈子里也变得小有名气。

而此时的铜湖市市委大院,钟树鸿正在部门小会,会议的主题就是指导全市春耕工作。

他弄到了一批特供水稻稻种,正准备选择特定的乡镇来播种。

仪水县大兴村的特供冬稻尽管没有任何的官方宣传,但在省内确实小有名气。

冲着它的高质高产,他硬是利用关系从吴氏那里弄来了一批。他这也是为了能在铜湖市做出一番成绩,为此他不拘小节,能屈能伸,况且这也是为了老百姓不是吗?

市长助理汇报,“市长,指定的村落已经开始播种了。”

钟树鸿点头,然后强调,“春耕工作一定要做好。”

是的,钟树鸿经过几个月努力,终于将头上的代字去掉了,为此付出了很多。

他有时候会想,如果调来铜湖的时候,一开始的职务就是市长,那经过之前几个月的努力,他现在到市委书记的功劳他都积攒一小半了。

就在这时,他属下手里拽着一张报纸冲了进来,“市长快看,咱们省出来了一个打田机的整田利器!”

“我看看!”

钟树鸿接过报纸,上面那篇报道正是黄绪宁写的那篇,如今被省报转载。看到这个名字,他顿了顿,然后接着往下看,他虽然重点关注打田机,但里面提到的大兴村他也没忽略。而且省里在转载后发表了一封声明,说因产能受限,七一机械厂能生产出来的打田机数量有限,省里会根据各市情况酌情安排相应数量的打田机下乡帮助春耕,拟初步数量每市十台左右。

等他放下报纸后,他有点难受,这个打田机应该早就出来了,可是他却没收到丝毫的消息。

钟树鸿自嘲,自打来了铜湖市他都成了聋子瞎子了。

“打个电话到省里去问问这是不是真的。”他吩咐。

市长助理点了点头,没一会他来报告结果,“每个市有十台的名额,这事是真的。”

钟树鸿点头,“这事已经确认了是吧?那我再和老领导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富余的,然后多争取几台。”

十台怎么够?大兴村都得了三台,不,四台。而铜湖市太难了,整个市都是以农业为主,但这里的地地型不好,很难收拾,正需要省里多少照顾一点。

这时,外面电话又响起,市长助理出去接起。等挂了电话之后,市长助理的表情很怪。

“市长,刚才省里打电话过来,说分到我们铜湖市的打田机只有五台。”

钟树鸿一愣,五台,才一半?他有点不敢相信,“你确定吗?”

“属下和那边再三确认过了,省里拔给铜湖县的打田机真的就只有五台。”

钟树鸿都愣住了,也就是说,别说多照顾铜湖市里,这可以说是打压了。

“有问他原因吗?”

市长助理回道,“他说这是领导已经分配好的,说他也爱莫能助。”

钟树鸿对他说,“你先出去吧。”这事不对劲,他需要亲自打电话问问省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市长助理依言出去,顺便给他带上了门。

钟树鸿来到电话机旁,拔出了一个电话。

今年商怀南也履新了,升调苏省省会市长兼省委常委。

他接到钟树鸿的电话,意外又不意外,面对他的问题,他说道,“树鸿,省里也没办法,这是七一机械厂那边的要求,他们说你钟市长年富力强,即使没有打田机也会组织老百姓做好春耕工作的,打田机可以适当倾斜给别的市,比如倾斜到治化市。我们本来要求他们今年必须将打田机先供应本省,不在外省出售。这要求就有点过了。但他们答应了,也没其他额外的条件,只有这么一个小要求。我们不可能驳回的。”

因为对苏省而言,能将所有的打田机留在苏省,就是胜利。至于如何分配,哪个市多哪个市少,只要不太离谱,那就无关紧要了。

听到这话,钟树鸿简直吐血,同时他也疑惑,他有得罪过七一机械厂的领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