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五十三章 。(2 / 3)

进行沟通交流。

遗憾是张骞生活在数十年之后,现在不可能寻得他去凿空西域,需另外组织人马出行。

西行队伍务必要坚定不移地心向大秦,更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且有难以活着回到咸阳的觉悟。

初步计划,先派出一百人,包括具备各项技能的外交使者、护卫与随行杂工等。

三个多月前,扶苏、蒙毅、李斯与赵高观被特别传召,观看了秦二世而亡的那集水镜故事。

赵高很快被处死。李斯在禁足两个月后,主动抓住了修改秦律的戴罪立功机会,官复原职。

嬴政又与蒙毅进行了一场恳谈。表达了对他足够多的信任,令其官拜上卿,继续处理政务文事。

对于蒙毅是否向兄长蒙恬透露水镜的存在,特许其“酌情考量”。该怎么说,透露多少内情,就看蒙毅的说话艺术了。

蒙恬与蒙毅兄弟,一武一文。

嬴政早就有计划,将历史脉络内幕少许透露于蒙氏兄弟知情。

有时候,只有成为了内幕知情人,才能生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才会更加忠心耿耿,才能激发出更多工作潜力与动力。

这次西域使团的初选任务,连同各项选拔标准一并交给了蒙氏兄弟。

同时,命其多加留意应选者的情况。不适合去西域出使,不代表不能去其他地区。

不久的将来,不只派出一支考察队。除了西域,至少有一支队伍往百越方向去,深入崇山峻岭。

嬴政已经不再急迫用兵,计划派出先遣队摸查清楚百越之地的风土人情,谋定而后动。

人才!

大秦对人才的渴求,保持着持续性旺盛的状态。

偏偏组建考察团的求贤令不能过于露骨,需要打着文化沟通的旗号,或是名义上宣传搜集各类民间趣谈。

以免被考察的地方引起警觉,误认为大秦有攻伐他地的野心。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这种认为非常正确。

通俗易懂的招募启事贴了出来。

天下之大,美食美景,数不胜数。大秦想要搞几支吃喝娱乐考察团,诚邀有识之士加入。

消息一经放出,第一个来找嬴政直接报名的人有些出乎预料。

嬴政看向来者,问:“你想清楚了?百越多荒蛮之地,瘴气丛生,山川难越,野兽横行。深入百越,虽然没到九死无生的地步,但没人保证你能全须全尾地回到咸阳。”

嬴政从不低估世上有聪明人,相信必有人会看懂考察团的暗中目的,但没想到扶苏会主动请缨。

三个月前,特招四人观影。

之后唯独没对扶苏做出特别安排,只命他多听听不同学派的声音。

更多的任务?暂时没了。

嬴政不会再行封分制,即便将来给孩子们赐爵,也不计划给以封地。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先把扶苏派往封地的可能性。而要说将他册封为储君,更是没有相关打算。

长子的性情与能力一直不够令嬴政满意。

或许在别人看来扶苏宽仁,足够做一位守成之君,但秦二世不是守成就行了。

还要敢于逆流而行,逆的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形成的陈规旧俗。

亦要能够杀伐果决,在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时,流血与牺牲是必然的。

目前为止,嬴政没有看到长子具备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性。

通过水镜故事,怜惜扶苏在历史上悲哀地死去,但也不满于历史上他被逼入死地时居然没有玉石俱焚的狠绝。

今天倒是出乎意料,扶苏主动自荐参加百越考察团。

嬴政打量长子,人在获知自己在史书上的死因后,总会有一些变化。近三个月以来,扶苏比往日更添几分沉稳。

“扶苏,你确定去意已决吗?”

扶苏郑重点头,“儿臣生于咸阳,有过几次外出经历,但都在父皇圣驾庇护之下。外面的世界是疾风骤雨或险象环生,非亲历不可知。”

说到此处,他眼露苦涩,异常清醒地明白自己的性情得不到父皇的欣赏。

依照秦俗旧例,嬴政早就该立储君,而其长子继位的可能性很大,但太子之位一直空悬。

扶苏在看过秦朝二世而亡的影像后,更是备受打击。

历史上的扶苏至死没有被封为太子。

不论始皇帝临死前是否留下册封遗诏,但在那之前没有直接宣告天下由哪位皇子继位。

扶苏懂得那意味着自己始终不是父皇最期待的储君。

彼世如此,此世亦如此。要怎么办,是不是还要争一争储位呢?

若说清心寡欲到了没有丝毫争位的想法,绝对是骗人的。

但又明白依照自己过往的行事风格,一来不会获得父皇更多看重,二来也无法有效治理大秦复杂的政局。

经过反复思量,他确定是时候做出改变。

既然嬴政是一路走来闯过刀山火海成为始皇帝,作为其长子也该走出咸阳去闯荡了。

归来之际,自己或许能成为令嬴政满意的继承人;或许会找到比做太子更重要的理想。或许不幸死于半途,那也是为大秦探索天下做出自己的贡献。

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