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无法使时间倒流,
也无法知晓蓝星过去的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
但蓝星历史环境也不是毫无痕迹消散。
通过对地层的研究,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出某一段蓝星历史环境的情况,
从岩层推断早期蓝星恶劣的熔岩环境,
到古生物化石论证了34亿年前可能的无氧微生物出现。
再到之后十几亿年里忽冷忽热的剧烈温度变化。
光是可探测的生物大灭绝便出现了数次,
从原始生物到如今,为了适应蓝星这几十亿年里可怕且极端的环境变化。
能一直繁衍至今的生物,大都演化出了各种神奇的本领。
也许正是因为经历如此漫长的演化过程,
纵使人类的现代生物科技已经发展了近百年,但对于生物界的了解依旧不够全面。
蓝星这近三十亿年的生物演化过程,
使得自然界中的万物,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而这将近三十多亿年的生物演化时光,
放在神话传说中,就算一颗石头也该成精了。
而大都地面指挥中心低温冷冻保护液的灵感也正是来自蓝星上的一种昆虫,
其名为秋幕蛾。
众所周知,蝴蝶、飞蛾的生长过程被称为变态发育。
即从虫卵,到毛虫、到结茧成蛹、再到飞蛾的过程。
虽然大部分人从小便观察到了这种极易观察的普遍自然现象,
但很少有人去深究,虫子在蛹内的变化过程,最后又如何能羽化成蝶?
所幸这样的疑问早就被提出,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一步的解开,
最终让人类,大致的确定了昆虫在蛹内的变化过程。
以秋幕蛾为例,在蛹中分为了四步变化,
器官胚芽、组织解离、重要器官保护与重组、新形态成熟发育。
这四个过程,以互相衔接、渐近取代的方式进行。
其中秋幕蛾9月到次年4月,以蛹越冬的方式进行休眠时,
便通过组织解离,保护重要器官,胚芽的的方式来,来抵御平均气温低达零下18度的严寒。
等来年气候转暖时,各种组织器官再次活跃成熟。
而冷冻保护液借鉴的地方,正是秋幕蛾,组织解离与重要器官保留这一项。
然而,随着王猛继续看到后面的具体技术说明,
眼睛都要瞪大了:
“这……这种技术带来的危险,岂不是要比糖尿病还要大?”
王猛不敢相信,向来稳妥的地面竟然要借鉴这样的方法。
将人体分解,保留一些重要的器官和骨骼,
让体液与冷冻保护液彻底混合冷冻,
在之后在欧快要苏醒时,缓慢升温,分离的组织在进行重构。
这种技术看起来很魔幻,让王猛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若是重组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点问题,
也许在只是偶然间。出现一个重组基因问题,
那会不会导致休眠者变异,
如变成长着四瓣嘴,每瓣嘴上都布满牙齿,形象异常恐怖的异形。
想到这里王猛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
毕竟冷冻休眠技术他也需要使用,
要是万一重组失败,谁知道会重组出什么怪物。
所幸,随着王猛继续看下去,他心中默默的松了一口气,
这种将人体组织解离,重组的方法。
只是大都地面指挥中心的对这种技术的未来发展的设想。
若是真的能像昆虫一样,完成这样的过程,
那其带来的意义也许不仅仅是在低温休眠上了。
人类也许能获得二次胚胎的机会,
神话传说中的返老还童也能真正的实现了,
而人类也就有了另一种获得了永生的可能。
相较于一直休眠,对于人类来说,这种永生带来的优势显然更大。
对于这种永生,王猛也有些心动。
但他很清楚人类的这种期望,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其中面临的各种难题已经不能说是难以克服,
细究起来恐怕已经到达了玄幻的程度。
以当前的技术进步速度,
就算再过二十年,人类也难以摸到这种返老还童技术的边际
也许再过五十,人类能看到一些渺茫的希望。
所以,当前从秋幕蛾上得来的灵感还主要是应用与低温冷冻休眠上。
低温冷冻休眠过程中,最麻烦的便是人体中的水分,
人体中最多的物质便是水,故而水是生命之源。
但身体一旦降低到零度以下,
水形成的冰晶对人体造成的破坏,将难以恢复。
而拿沙采用的方法,便是尽可能的将糖类有机溶液融入到人体中。
以避免人体在被冻住时,
冰晶戳破细胞和器官,使得人体中更重要的蛋白质失活。
可这样的过程并不容易,
纵使拿沙利用了透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