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吐蕃大相(1 / 2)

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这里沃野千里,土地十分肥沃。

再加上地势险要,只要关闭了几处十分重要的关隘,那几乎就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程度。

所以自古以来,益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而经过了益州大行台尚书令陈轩的治理,益州也变得越发兴旺起来。

在成都的街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甚至给了人一种好像身处长安的错觉。

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人正背负着双手,徜徉在成都的街头。

一般的吐蕃人因为生活环境过于恶劣,一生之中可能也就洗一次澡,再加上常年食用肉食,所以离着老远,都能闻到他们身上的那股子味道。

可中年人身后那十几个做吐蕃人打扮的彪形大汉,却不是这样,可见平日里的个人清洁做的很不错,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身份,非富即贵。

中年人停留在一个卖粮食的老者面前,饶有兴趣的抓了一把粮食放在手上,仔细查看。

看到他的衣着,老者就知道这是一位贵人,连忙介绍起来:“这位贵人,还请瞧瞧小老儿的粮食。您看看,这粮食黎黎饱满,再看看这光泽,绝对是只有贵族才能吃的起的上等粮食啊。”

对于老头的自吹自擂,中年人并不在乎——如果贵族的粮食都只能在街头买,那说明这个大唐的贵族们生活的也不怎么样。

不过老头接下来的话就让他有些沉不住气了:“您还别不相信,小老儿这粮食啊,和卖到吐蕃给那些贵人们吃的可是都一样的。据说他们那里的人就喜欢吃这样的粮食呢。”

中年人:“……老人家,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是当然哩,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糊弄你不成?”

说着,老头叹了口气:“只可惜老头子岁数大了,腿脚不利索了。不然的话,和那些商人一样,去到高原上,那可就发财哩。”

“据说啊,高原上的那些吐蕃人,什么都要。粮食、布匹、茶砖、烈酒,什么都要。只要能去跑一趟,起码也够吃上好几年的呢。”

“哦,真的是这样?”中年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很明显他不相信老头的话,“以老夫的了解,大多数吐蕃人十分贫苦,他们哪里有钱买这个?”

“没钱不要紧啊,可以拿东西来换。”老头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牦牛、皮毛、筋骨、药材,女人都可以。实在是没东西可以换了,还可以专门养牛羊来换。”

“养牛羊?他们自己不用吃的吗?”

“这有什么哩,他们专心养牛羊,然后换我们的粮食不就得了?”老头笑了起来,仿佛在笑中年人没见识,“而且牛羊全身都是宝,能换的东西更多,比他们自己种粮食划算多了。”

中年人把手中的粮食丢了回去,拍了拍手站起身,喃喃自语道:“不种粮食,那怎么可以?万一以后你们不卖了,那他们吃什么?哪怕牛羊肉再多,也要混着粮食吃啊。”

“嘿嘿,哪个咱可就管不到了。咱只是一个小老百姓,这些都是尚书令大人组织的商队做的,和咱没什么关系喽。贵人,您不买点粮食吗?”

中年人摇了摇头,背负着双手离开了,只留下老头在身后在那里偷偷嘀咕,骂他是个抠门鬼,穿的倒是挺不错的,人倒是如此的小气,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口水。

又走了一会,一个大汉凑了过来,小声说道:“大相,我们……”

“不急,我对这里越来越感兴趣了。”中年人摆了摆手,“这一路上听到最多的,就是这个尚书令陈轩。他究竟是和等人也?”

“大相,根据我们在长安的探子回报,这个陈轩是大唐皇帝李世民的驸马。先后立下数次大功,可谓是大唐现在最有权利,最受恩宠的臣子了。”

“原来如此……”中年人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区区一个驸马,也能有这样的能耐,看来不简单啊,不是那种单凭裙带关系上位的。”

“吩咐下去,准备礼物,下拜帖,我要去拜访一下这位驸马大人。”

“是!”

……

陈轩正埋头于案牍之中,然后听到下人来报:

“大人,吐蕃大相禄东赞前来拜访。这是名帖。”

“好,放在那里吧。”

“是!”

说着,下人将一张有着烫金大字的贴子放在了陈轩的面前。

等到处理完手头上的公文,陈轩才抬起头,打开了名帖看了看,然后笑了起来。

“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正犯愁不知道怎么找你呢,你可倒好,自己送上门来了。”

陈轩想了一下,拍了拍手:“来人,为本官更衣。”

禄东赞在客厅等了一会,就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这年轻人穿着一身绯红色的官服,头戴乌纱帽,腰间悬着一个银鱼袋,显得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禄东赞在打量陈轩的时候,陈轩也在打量着他。

这禄东赞并没有穿着吐蕃人的传统服饰,而是穿着一件质地上等的长袍,头发倒是吐蕃人的传统发型,一双眸子开合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