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宇文化及的愤怒(3 / 4)

民道:“我这是信任你们啊, ‘房谋杜断”,只是秋收这点小事,你们谋了断了不就行了,那还需要我来审一遍?”

房乔和杜如晦都露出了藏不住的刀人眼神。

李玄霸道: “薛家叔侄不用一用?再者,柳嘉礼还不回来?”

房乔道: “薛家叔侄文书写得不错,但在政务上还需要磨砺。柳嘉礼回河东后还没有音讯。”

李世民无奈道: “伯褒刚回来,嘉礼又跑没踪影了。我麾下的文臣怎么总是要玩失踪?”

李玄霸道:“柳嘉礼不是失踪,是忙碌小五的亲事。”李世民对李智云道:“都是你的错,让你二兄我少了一个助手。”李智云给了二兄一个白眼,懒得理睬李世民。

柳嘉礼即柳亨。在他的推动下,李智云与河东柳氏联姻。但因为李智云生死未卜,所以河东柳氏有动摇。当时所有人都以为李玄霸和李智云都死了,河东柳氏总不能让自家族中女儿为未婚夫守孝?

不过李智云刚失踪,河东柳氏就退婚也不厚道。所以他们只是上门与李渊、窦慧明商议,如果半年后李智云还无踪迹,两家再好聚好散。

半年后李智云仍旧没有踪迹,所以河东柳氏放出了要为自家女儿重新定亲的风声。不过等有媒人来问时,他们拒绝了媒人,说至少要等李智云一年。世人皆称赞河东柳氏重情义,放眼半年后要上门的媒人就更多了

这本没什么。唐国公府也不可能让未过门的媳妇守孝。河东柳氏给足了他们脸面,他们对河东柳氏并无怨言。

但现在李智云回来了,这事就要变一变了。

虽然李智云自己对此没有意见。如果他的姐妹遇到这种事,他肯定跳着双脚让姐妹赶紧退婚。李世民和李玄霸也表示了理解,说河东柳氏如果愿意,这婚事就照旧。不过柳亨心里有负担,都没等李世民和李玄霸回来,便匆匆回河东处理此事。

正好李建成要成亲,李世民、李玄霸、李智云都因为出兵敦煌不能回去参加兄长的婚礼,便委托柳事代为送礼了。李世民、李玄霸和李智云在敦煌打得很激烈,完全没有办法脱身,所以他们真的没办法回河东,真是太遗憾了。

“或许是还没到李建成大婚的时候,他回不来。”李玄霸道,“希望他回来时能把薛伯褒带回来。等薛伯褒回来,玄龄和克明就稍稍轻松些了。”

现在陇右道的政务都压在房乔和杜如晦身上,陇右道面积之大,已经是春秋战国的强国了。

陇右道的经济又因为杨广征讨吐谷浑时乱来而十分混乱,后来杨广不喜欢回大兴,陇右道几乎都被朝廷忽视了,所以无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都荒废严重。

东西突厥和吐谷浑现在都很安静,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恢复民生,与民休息。

之前朝廷不仅不重视陇右道,还不断向陇右道要钱,他们恢复民生很不容易。

李世民撒谎要对西突厥用兵,才让杨广同意将陇右道赋税截留,充作李世民出兵的军费。

只凭陇右道的赋税完全不能支撑大隋对西突厥用兵。朝廷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杨广和朝臣都觉得有愧李世民。

赋税不用上交后,陇右道的民生恢复是比较容易了,但房乔和杜如晦要做假账来证明赋税确实充当了军费,这工作量就十分大了。

偏偏李世民和李玄霸双双偷懒,他们生气又无可奈何,不好意思太催促这两个好不容易重逢的双生兄弟全身心投入工作。

李世民和李玄霸并不是故意折腾两位友人,只是李世民现在确实没心情,李玄霸的身体也确实支撑不住。

他们不是把李智云带来了吗?

李智云只想冷笑,并给两位兄长比个凸。

他的本事有几斤几两?除了给房兄长和杜兄长端茶倒水磨墨善写还能做什么?

最终房乔和杜如晦还是扛下了所有,而薛家叔侄则游走各个郡县统计数据安抚民众,并增加地方管理经验。薛元敬和薛德音的文采不错,但很缺少吏治经验,没有脚踏实地地与百姓和小吏接触过,学识都浮于表面。

房乔和杜如晦都是当过县令、下过基层的人,与薛元敬和薛德音的磨合很不好。在李玄霸的建议下,他们就把薛元敬和薛德音丢去了基层。

薛元敬和薛德音虽然心里不服,但李世民劝说道: “不治一县如何治一国?我和阿玄也是从几百家奴开始带兵。若能在乱世之中治得一方安宁,将来天下安定,以二位的才华,一定能出将入相。”薛元敬和薛德音吃了年轻主公画的饼,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李玄霸掰着手指头替二哥数,二哥已经承诺给多少人拜相。

李世民大手一挥: “三省六部,三省长官皆是丞相,三年换一次,不出十年就轮了九次,哪有不够的?再来一倍都没问题!”

李玄霸居然觉得二哥这乱来的办法很有道理,被说服了。

房乔和杜如晦咬牙撑着,李世民以“阿玄需要散步了”为由,推着弟弟的轮椅离开,留屋内几人把咬牙变成了磨牙。

李世民离开后抱怨:“我也不是完全不做事啊。我还要练兵,还要安排士信他们去草原掠夺,十分忙碌。如果不是他们不准我离开,我已经去草原了。”

虽然西实厥攻打敦煌是假的,但西突厥有东进的意图是真的。李世民常派军队出草原震慑突厥人。

再者陇右道的资源不够,要养一支万人以上的常备精兵十分困难。长孙无忌带出的几万兵卒不是借西突厥的,就是临时凑的,不是常备军。至于大隋在陇右道的府兵,已经几乎丧失战斗力,连剿匪都要新募

兵。

李世民麾下具甲骑兵扩充到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