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君宴席上的风波到底是瞒不住人的,赵王与魏王带着一群人那样兴冲冲登了门,又做出那样出人意料的挑衅之举,范寄真这边的人也十分看不过赵王魏王这群人的做派,不想祝翱干吃亏,自然私下里也好
好地给赵王与魏王好好宣传了一番。
拿艳诗羞辱科举考上来的翰林文臣,说出去丢脸的总不会是祝翱这个受害者。
朝中众人听说了这件事,再看看太女,心下也是对谢家这二位王有些无语了,就这个水平还想夺嫡呢,能做出这等事格局就已经小了。
元新帝也是男子,他作为开国君王能够礼贤下士不问男女,祝翻虽然是女子,但是三元之才已是举世罕见,元新帝自然也不在乎她的性别提拔她到御前观政做事,这才是开国君王该表现的自信与大方。
所以他们堂前这些文官心里虽然也发怵女官集体的崛起,然而真正下手打击的手段却是拿对政敌的办法来。
毕竟朝上真正站着的只有元新帝与太女,拿性别与容貌之类攻击女官自然不算打蛇七寸,只会让他们自己显得下流自卑罢了。
结果谢家这二位王竟然能以此下作的轻挑举措去挑衅祝翱,既表现了他们不能容人,没有他们父亲用人的大方自信,也显得他们更蠢笨了。
太女没立之前朝中还有一些文官稍微双标一点为这二位王说话,但是赵王与魏王此举动有脑子的也不会下场为他们申辩一番了,言官们是需要望风上奏的,既然事情已然闹到堂前了,他们怎么也要弹劾一下谢
家这一系皇子公主了。
这天正好是祝翻入侍伺候元新帝与太女文书,元新帝跟前的札子都是弹劾赵王与魏王的,也有一些是把周国公主一起捎带上的,弹劾周国公主的理由也就无外乎就是“坐视旁观”、 “不能约束兄长”。元新帝——看完了,倒不生气,只是吩咐宫人搬过去给坐旁边的太女看,太女看了几眼,就合上了,看了一眼对面值班文官堆里处理文字的祝翱,又看向元新帝: “阿父预备如何?二弟三弟这么大年纪的人
了,也入朝做事了,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祝翻一听到“二弟”、 “三弟”,头没敢抬,但是心里大概知道他们在讨论的是什么,她左右的翰林也微微偏头看了一眼祝翻,祝翻就当作什么都没听见似的继续忙手头的文书工作。
御前做事时皇帝说话不避人,所以他们这些人最紧要的还是嘴巴严,随意揣度皇室私密又泄密的都肯定没有好下场。祝翻心里倒不觉得这事有多严重,也就是魏王找人找自己茬罢了,当时在她跟前他们也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丢的也是魏王他们的脸。
从前赵王魏王类似找茬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几件,但又不是杀人放火的恶性事件,就因为他们是陛下亲子,所以也没闹到什么下场,祝翻作为事主也一时没想到要拿这件事去弹劾攻击赵王魏王他们。论亲,人家是陛下亲子,她不过一个刚入朝的女官。
论重,人家是亲王贵重身份,而她只是低品小官。
又没闹出严重的后果,她何必为了一口气就以卵击石呢?
但是祝翻还是支着耳朵想要听皇帝与太女怎么讨论这件事,她从前与赵王魏王也没有仇,现在平白受了辱,心里总是有些记仇的。于是她便听到元新帝说: “这两个太不像话!两个人拼不出一个完整脑子,这么多年了,还是一味装疯卖傻,欺软怕硬这一套也不知道是学谁!”
他说的话虽然严重,但是语气中却没什么怒气,祝翱正低着头偷听,元新帝就已经注意到了苦主祝翻就坐在边上,就喊道:“祝卿,你是苦主,你过来说说当时是怎么回事?”
祝翻一怔,心里也多了几分恼,老皇帝当真是护短,此举就是想要大事化小了,御前她也不能把人说得十恶不赦,她端着一副平静的脸颊,恭恭敬敬地朝上首的元新帝父女行了礼,然后把当日事复述了一遍。元新帝听完,也没觉得事情有多稀罕,便说: “都是我儿不好,苦了你了。”
祝鄂嘴上说: “不敢。”
心里却生起了几丝真实的怒意,她心里已经是看清楚了,就算赵王与魏王恶劣到把她杀了,只怕也不会以命偿命,最大的惩罚也就是圈禁思过这些。
元新帝见祝翻不再告状,心里便觉得她懂事,对上折子的文官们倒多了几分恼意,苦主都没说什么,何必浪费这一打札子说这些?
“但到底是他们不庄重得罪了你,我到时候喊他们家的长史上门给你赔罪。”元新帝说。
太女在一旁微微皱眉道:“此事就算赵王与魏王因为无知而无辜,他们身边的人难道就不用问罪吗?”
“思危到底是妹妹,哪里管得住哥哥……”元新帝看向太女,又说:“你对下面弟弟妹妹们也太严厉了。”
太女摇了摇头道:“不是思危,我说的是那位对着祝修撰念诗的人物。”
“念诗的那个官僚是谁?”元新帝偏头问身边近侍。
身旁近侍早打听清楚了,回道: “是魏王府的伴书曾缮……”
“王府伴书应该是辅导亲王上进读书的,这个曾缮不好,为虎作依,最是可恶,叫人打发了他。”元新帝吩咐道。
得了御前的口令,其余伴驾的文官已经通晓上意写出了一个革官的旨意,御前的宦官接了,元新帝看过觉得无误,就让下了朝再拿去打发魏王府的伴书。
匆匆几句话就把这眉眼官司给结了。
元新帝速办速决也是为了让文官们不要再拿着小事发扬成大案件上升价值攻击他的骨肉,既然圣意如此,祝翻也不好继续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