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一年两熟(2 / 2)

是科学之中的化学。”

“朕明白,上次皇儿说过,科学未免太神奇了。”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道问道。

“对了,皇儿懂不懂科学种田的办法??”

“略懂一些。”李泰想了想回答道。

“说说看。”李世民挑了挑眉头说到。

“目前大唐分为南北,皆是种一季粮食。

但其实,南方温暖,雨水充足,可以尝试种两季作物,做到一年两熟。”

李泰想了想回答道。

“哪两季作物?这田不会贫瘠么?”李世民瞪大了眼睛说到。

“水稻春种夏收,然后在种上晚稻,夏种秋收,或者种上冬小麦。

农牧结合,土地贫瘠可以用粪便沤制肥料。

此事,儿臣还是回去将东西给写出来吧!”

李泰想了想说到。

“嗯,也好,此事得尽快,春耕乃是大事。”

李世民只能点了点头,这种大事急不得。

气候相对湿润温暖的南方,曲辕犁加上筒车再加上肥料的沤制,以及农牧渔林结合。

良好的气候,丰富的水系,工具,以及肥料的使用,应该是可以满足一年两熟的条件。

另外历朝历代修的大运河。

可以直接从出发长安沿着广通渠能进入黄河到达洛阳。

从洛阳有通济渠,到达淮水,淮水有邗沟,能进入长江。

长江有江南河,可以直接通到余杭,进入钱塘江。

这个水系贯穿南北,从南方的江南地区到北方的追郡。

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有着很高的地位。

李泰想着借助大运河,能够到达长江。

这里是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这更是两个大粮仓!

控制这里,可以说基本不用担心缺粮的问题。

在这里实行一年两熟,推广农牧结合和沤制肥料,能够迅速拥有大批的粮食。

这个方案,可行!!

事实上随着气候逐渐变冷,春小麦的成熟时间变长。

再加上北方战乱,受到到很大的影响,而南方收到的影响却不大,这导致经济重心开始难移。

这也是为什么隋炀帝会接着修大运河的缘故。

曲辕犁,筒车等农具的出现,还有豆在肥料种的作用被确定。

唐末,南方就开始逐渐有了一年两熟,即种上水稻,水稻成熟收割后,在种上冬小麦。

能将土地的作用发挥的最大,这个时候肥料额外的重要。

古代是有肥料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用草木灰,骨头,粪便,和小豆可以混合作肥料。

这非常的科学,草木灰主要含钾肥,骨头含有磷钙肥,粪便含有有机肥和尿素,豆子中含有氮肥。

不过燃烧制作的草木灰很浪费,同时粪便中还有虫子和细菌。

还得进一步发酵沤制,这样可杀死了虫卵,细菌等等从而最大的发挥肥料的作用。

想到这,李泰觉得还是回去做监工高炉的时候多翻翻《齐民要术》和《农书》,以免出了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