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竹跟着贾湾和邹紫若一起进了班,开始她在北京正式的上学生涯。 九月一日是个周三,直接上周三的课,巧的是高二二班的课表就周三副科最多,体育音乐全在周三。 早上第二节是陈明的数学课,打了下课铃她放下粉笔,但没下课,而是开始了谆谆教诲:“高二非常重要,并不是大家用来休息过渡的一年,而是得铆足了劲儿往前冲的一年,为高三添砖加瓦的一年……” 同学们提着一口气听,到最后也没听她说要取消音乐课,纷纷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地去音乐教室,一看就是对陈明的教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 每个人手里都拎了一个很大的绿盒子,和贾湾手里的那个一样,陶竹瞥了一眼王雪平放在书包里的口琴,选择空着手去上课。 华附的音乐教室很有氛围感,墙上挂着的乐符和音乐家的照片,教室里有各种她见过没见过的乐器、琴键琴弦、音阶等。 这里和教室不一样,没有固定的座位,贾湾坐在邹紫若右边,邹紫若邀请陶竹坐在她左边,陶竹欣然同意。 上课铃声响起,微胖的音乐老师从钢琴后面站起来,环视一圈,看到大多数人的小桌板上都摆着琴盒,点了点头问:“有人没带口风琴吗?” 全班只有两个同学站起来了。 一个是陶竹,另一个是个很瘦的男生。 男生明显人缘很好,他一起来大家都笑了,他丝毫不尴尬跟着大家笑,还主动问老师:“阮老师我是不是得出去凉快啊?” 阮老师头也不抬,在点名册上划了一笔:“上我的课忘带教学器材,你说呢?” 男生拿着音乐书出去,走到门口夸张地回头冲大家挥手:“老师,同学们,回见!” 每个班上都有些调皮的同学,阮晓玲懒得搭理他。 这下,班上站着的就只剩下陶竹一个人了。 中途邹紫若把琴拿出来,把装琴空盒子借给她让她假装一下,但是被陶竹拒绝了。 她胆子小,不敢撒谎欺骗老师,因为害怕被发现。 同学们的窃窃私语里,陶竹隐约听到几声“新同学”之类的词,似乎又在讨论她。 和那天在小卖部里扫不出来二维码时的感觉一样,时间对陶竹来说变得缓慢和漫长,站着的每一秒钟,同学们的每一个表情变化对她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她不想出去,不想和那个男生一样成为同学中的异类。 而且,她不是忘带。 蒋俞白说过的,北京和繁春一样,是中国的一座城市,这座城市里的人也是普通人,所以,她在繁春怎么样,在这里就应该怎么样。 陶竹身体的肌肉紧绷着,一个念头从无数个念头里蹦出来。 “老师。”陶竹的手无措地按着座椅上的小桌板,微微颤抖,“我不是忘带了。” 密密麻麻的讨论声在她开口后倏然消失,原来,刚才她听到的所有声音不过是紧张之下的幻觉。 阮晓玲都忘记了还有一位同学在站着,听见她的声音才顺着看过来。 “我是刚转过来的同学。”陶竹一边假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繁春她会怎么做,一边按照自己想象中的行为来说,“我们原来学校不用口风琴的。” 心跳像鼓点一样打在心脏上,少女说话时,校服下面藏着的肌肤泛起细微的汗珠。 她这张脸很生,不用怀疑肯定是转校生,阮晓玲在点名册里找了下,圈出上面最陌生的名字:“陶竹?” 陶竹抿着唇,点头。 “来,你过来。”阮晓玲从身后的教材架上取下来一台新的口风琴,交给陶竹的时候说,“你明天把钱拿给你们班主任就行。” 口风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但陶竹的心无比轻松且愉快。 至少现在,她和同学们又没有区别了。 而且,她又战胜了自己一次,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可怕。 陶竹拿着自己的琴坐回到邹紫若旁边,阮晓玲也坐到钢琴椅上:“上学期咱们教的《我心永恒》,都还记得吗?” 陶竹刚松下去的一口气又提上来了。 怎么说,转学生的生活,真的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阮晓玲在前面一边弹琴一边用嘴念着节拍,邹紫若在她身边竟然能跟着全弹下来,陶竹在心里实打实的震惊了。 这是她第一次碰到琴类的东西,可是她的同学们竟然全都会弹!这就是世界的参差吗? 陶竹一直觉得会弹琴是件很高贵典雅的事,因为电视里会弹琴的人看上去都这样,她顾不上露怯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