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死在年前, 新帝登基许多事宜加上该过年还是要过,毕竟过年并不仅仅是为了放松享受,更是为了显示国泰民安, 让百姓安心, 所以下葬怎么也要等到年后去了。
而过完年,就是雍正元年。
新旧交替, 忙乱地过完正月, 二月里雍正就训斥了胤禟……现在应该叫允禟, 为避新帝讳,所有人都改了名字, 胤祐也变成了允佑。
曾经的雍亲王,如今的雍正帝, 一边忙着训斥老八、老九等人, 一边忙着扶持自己派系的人, 将隆科多、年羹尧等都加封太保,年羹尧也被封为等公,朝堂上可谓是大变动。
在这种变化之下,曾经的皇子、如今的皇弟们,谁没被晋封就有点不合适。
允佑不是欲望野心大要往上争的人,但也不能被人踩着往下,开始动起脑筋来。
“四哥刚刚登基,你说我若是帮他一把,即便比不上老十,总比老八、老九强吧?”
“你若是这样想, 我只能劝你,不如想着如何早日养老。你这位四哥的性子,你应该比我清楚。”
若是换个心怀宽广的皇帝, 都是自家兄弟,只要对皇位没有威胁,肯定好吃好喝养着,将来有什么事情的时候能用上,还能给自已营造一个大度的人设。
但胤禛,他真不是什么大度的人。在林茈玉的记忆中,这些兄弟们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只是允佑再不济也是康熙的儿子,从小被康熙规定的高强度教育手段教育出来,他可以审时度势不争不抢,但要让他直接撒手撤退,难。
“照你这么说朝堂上不知多少人直接辞官回乡下养老算了,年下贾家人给你送信来,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贾家可以直接表忠心,你可以吗?”
“嘿,你说爷不忠心?这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话是一样的话,但对象是康熙还是雍正却大不一样,允佑从椅子上坐直转过身,脸色却没有那么紧张,并没有他话语间表露出来的那样在意。
林茈玉转着手帕:“贾家经过那场浩劫,势必要与廉亲王划清关系,但看皇上的意思并不准备这么轻易的放过廉亲王一党,贾家这个时候投诚能带来好处,不求能回到荣国府时的荣耀,好歹子孙不用再顶着罪臣的帽子。”
当初在荣国府借住两年,这两年的情分,林家可以说是连本带利的还回去。
贾琮已经在京城另立了一个贾府,虽说远远比不上荣国府高门大户,但好歹算是有了贾家的容身之地。至于贾琏,他怕是回不了京城了,没有科举出身作保,人们见着他就会想起当初的贾家,他不回来比回来要好。
而且林茈玉对他另有打算。年羹尧回京受赏极尽奢靡,他跋扈犯上不过是早晚的事,而他的另一个妹夫就在江南,贾琏若能盯着他们适时拿出罪证,便是大功一件。
至于贾环,有探春看着、有高家帮衬,就用不着她操心了。
贾宝玉……当年他消失在京城之后,就再也没听见过他的消息,连林黛玉都不去追寻,她还管那个干什么?指不定早跟着一僧一道出家去了,凡尘俗世不过是他一场体验,过后还能记得多少?
林茈玉思绪飘远,忽然耳边传来声响,回过神才发现是雪容端着热茶来换,她身后还跟着幸灾乐祸的赵诚。
“王爷,福晋,刚刚接到消息,年羹尧和隆科多在街上吵起来了,两人不欢而散,若不是有人围观怕是能动手。”
“吵起来?”允佑茶都顾不上喝。“仔细说说。”
“奴才还没着人去细打听,只听说是皇上当着年羹尧夸了隆科多几句,从宫里出来两人就互相瞅不顺眼,到道口要分别的时候互相不肯让,吵起来了。”
“啧啧,一个是舅舅,一个是大舅子,吵得好啊。”允佑摇头晃脑,端起茶美滋滋喝了一口。
林茈玉也侧过头来,若有所思:“再过几日是皇阿玛冥寿,额娘要进宫去给太后请安,该把这话说给太后听。”
德妃是板上钉钉的新晋太后,太妃们给康熙过冥寿自然跟她一起,届时新帝的妃子们去请安,谁听见个一句半句的传出去,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第二天早起,林茈玉就给戴佳氏请安去,说起这话,连带将隆科多兵围淳郡王府的事一起说了。都是一家子人荣辱与共,说什么为了谁好瞒着她,才是最没用的。
戴佳氏前半辈子和儿子不甚亲近,后半辈子却要仰仗儿子、儿媳妇养老,一听这话可还了得:“竟有此事?果然是先帝去了,留下孤儿寡母都不值钱。前日我还在唏嘘惠妃想去大阿哥府上都不行,最终去了廉亲王府,竟不知我儿也被围了。待我进宫,与娘娘好好说道说道!”
是在皇宫里给每个妃嫔分到的那两间小屋里看人眼色,还是在自家儿子王府这宽敞的院子里做老太太,戴佳氏又不糊涂,自然是允佑好她才能好。
待到康熙冥寿时,几位老太妃进宫,戴佳氏当着众人的面在康熙棺椁面前一哭,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祭拜完几位老姐妹说话,已经册封为皇后的四福晋带着几位贵妃、妃前去拜见请安,戴佳氏捂着嘴凑近旁边的万琉哈氏:“这就是贵妃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