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突发奇想
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被转化成其他类型的能量。
同理,防辐射材料并不会凭空让那些宇宙中穿行的伽马射线暴凭空削弱。伽马射线在密集的金属结构中穿行,和原子核中的质子碰撞,并且最终通过光电效应等形式转化成电子的动能,以及散射光子的能量。
利用微观上中空多孔的结构,以及宏观上特殊的结构形态,那家名为“巴斯托夫新材料”的企业成功地在不改变厚度、质量以及其他基本物理特性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了辐射半衰深度减半的惊人成绩。
说真的,这个成就几乎能换一个二级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奖了。这种技术能够极大降低执行发射任务的航天器自重,从而提升载荷增加发射效率。技术是好技术,但考虑到巴斯托夫新材料的实际控制人的目的……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我们会展开调查的。”综合调查局的干员们再三保证他们一定会谨慎小心进行调查验证后,委员会才结束了这次的联席会议。
“你们需要在审核大厅附近再住一段时间。”联席会议结束后,随着装甲板从窗户周围缓缓落下,袁思平院士走到众人身边安排道,“我等会让人带你们去酒店先休息,联合政府法工委的副主任要过来一趟,我觉得让你们和他直接解释一下渡边的状态比较好。”
解释完了自己的打算后,袁思平院士继续道,“晓慧你的申请我们看了,既然你觉得有必要,那就执行——需要让精神中心的工作人员过来支援吗?”
“不用。”李晓慧摇了摇头说道,“一共就几个人,我能搞定。”
陆沉和穆知然对视了一眼,知道这是李主任要给大家做心理疏导了。研究组里有个心理学的专家老师就这一点好,总有人会照顾着大家的心理状况。
不好的地方其实也在这儿……心理帮助这其实是一件挺费心的事情。尤其是以交流谈话、疏导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咨询,它费时耗力,效果还不一定很好。
“八十八磅的发酵小麦粉,用来蒸一个看起来像桃形状的、完全没有其他味道的‘点心’。”朱塞佩一摊手,“这个行为就和小龙虾煮锅一样——完全就是在浪费原材料。虽然我也很喜欢这种吃法,但我必须承认,十三香才是小龙虾的正确烹饪方式。”
实在是不怎么能吃辣的朱塞佩最多也就能接受到十三香级别,更辣的他吃不了。
“我目前对小龙虾不是很感兴趣,吃这玩意过敏的病人太多了。”陆沉揉了揉脸,“我还记得第一次出门诊的时候接了个病人,甲壳类过敏。我给大哥开了药,叮嘱他以后别吃水里带壳的东西。”
“然后负电子被光电效应形成的正离子态吸引补位,正电子作为自由电子飞出,加入光电效应或者被其他的伽马光子撞击,再次交换了能量和动量。它们有可能直接成为自由电子,也有可能成为反冲电子……而跃迁到激发态。”陆沉嘟囔道这里,忽然察觉到了某个关键词。
杨伟民一拍大腿,“你说的是之前那个脸肿成猪头,结果在急诊非要你去看的病人?”
那些新鲜打捞上来的小龙虾,扔进桶里用粗犷的调味料一砸,然后就着玉米红薯土豆煮上一个小时,再直接倒在桌子上,用手捡着啃的感觉实在是太诱人了。
反正聊天嘛,用自己的糗事来活络气氛也是个好法子。
房间里,朱塞佩正在和杨伟民聊着北美南部特色美食,看见陆沉进屋,两人都只是扭头看了一眼点了点头,然后就继续沉浸到了朱塞佩的回忆里。
“伽马射线也不是维持激发态的最理想手段,毕竟它的能量太大了。”朱塞佩说道,“除了反冲电子可能处于激发态,还有很多电子会变成自由电子呢。”
陆沉并不是什么文艺青年,他很少用“妙”这种很难分清楚究竟是个什么属性的模糊词语去形容别人。但是对于朱塞佩,除了“妙”以外,陆沉是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词更合适这位数学博士。
“不知道,但是有可能。”朱塞佩一摊手“伽马射线对人体伤害很大的吧?”
第三个电子对效应就比较难以理解了。
陆沉坐到沙发上,抄起一瓶没开封的可乐问道,“你们聊什么呢?我怎么听着还有废物点心的事儿?”
“你看,在微观领域里,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辐射光子和电子。”朱塞佩从桌上拿起一根香蕉举例,“现在,你看到的是一根香蕉。当它足够靠近一把水果刀的时候,它就会被分成两半。于是它就从一根香蕉,变成了香蕉船冰淇淋的外壳。”
李晓慧主任平时就不太和众人打交道,她甚至会刻意避免和陆沉等人同时去食堂吃饭。
按照朱塞佩的解释,伽马射线作为光子,能够碰撞到物质中的内层电子。也能够碰撞到原子核或者被原子核影响。这样就引申出了三种伽马射线和物质的基本反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虽然是个张嘴就能种族歧视的老哥,但朱塞佩本人并无恶意。他甚至不认为自己被人称呼为“黑鬼”算是人家在歧视自己。
“激发态?”杨伟民也来了精神,“所以伽马射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