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打毛衣.塘泥找宝-1(1 / 1)

儿时的回忆 作家当当 614 字 2023-06-17

在四路公社妈妈身边,我又得插班读书了。妈妈估计知晓我对读书没多大热情,但是母亲期望我书能读得认真一点。  为了提升我的学习兴趣。妈妈花了5毛4分钱,陪我去合作商店买了一支钢笔。钢笔在当时,是稀罕的物品。况且价钱不菲的很奢侈哦。  记得,妹妹阿飞、弟弟阿广的寄养费每个月才10块钱。可想而知我这支笔的分量了。母亲还为我配了一瓶墨水。  为了这支笔,因为我太爱这支笔了,笔的外形是一只水果玉米造型果绿色和黄色的钢笔。很可能还没开写过这支钢笔。我喜爱它的程度,“用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点都不为过,总怕丢了。  事情,往往与自己想的是不一样。为了这只钢笔,我平生第一次尝试织了一只,当年在新楼时,解放军叔叔教我的针织笔套。小小的不成型针织笔套套住了心爱的钢笔。  年少的我,想出了一个自认为万无一失的方法。把钢笔别在小裤子的腰口上。认为这样既看得见又摸得着。  当天,上完课玩够了。记得去摸一下小玉米造型钢笔时,傻眼了,只摸到空空的绿色笔帽。  玉米粒笔芯连同针织笔套一起丢失了,人算不如天算?……  这是,年少的我万万没想到的结果,没经验的我怎么会想到笔帽和笔芯间的螺纹会松动?回退呢?失去心爱还没握熟的小玉米造型的钢笔,欲哭无泪。怕母亲责骂,只好在学校和家之间的路上低着头,一次又一次的搜索着,最终也没有找回。  后话,这支笔被别人捡了,那个人是否利用了这支笔学到了一些知识了呢?  打毛衣  在母亲身边日子稍长,妈妈就发现了我的毛病。就是没有耐性,不爱学习,整天不着家,老是往妹妹阿飞养母家跑。  飞的养母家,是大院连着大院。如一个大杂院住着许多的人家,小孩也特别多。这些乡邻乡亲比较热情,我经常这家那家的在那里蹭饭吃。  妈妈,多少过意不去,就开始限制我往外跑。可是疯惯了的我,很难适应总是违法规矩。这很伤满身是伤痛,母亲的脑筋。  妈妈也不知从哪里学了一招,要教我学打毛衣。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要让我在打毛衣过程中,静下心来?  刚开始,孩提的好奇心,促使我也想学。  妈妈很是高兴,连忙拿起针线起了一排大约20公分的平针。很耐心的一针一针的教我,左右手交替并动的,怎样挑针,带毛线。  这平针学起来也不是很难,一会儿就学会了。妈妈以为我入门上路了,干脆在外出工作时把门反锁上,让我在屋里,妈妈自以为是的打毛衣了。  妈妈人一走开,我就不安分。去开门出不去,又去推窗,窗也插上了。我们住的是地主家,没收的青砖板房,是一个大四合院。石头的门槛,房顶高高的,特别是房门显得特别高。门栓要手高擎着才够得到。用力的拍门,估计是母亲关照过了。  此时,整座大院静悄悄,公社干部都出村去了。  当时,我倍感孤独。好像被人遗弃般的难受。接下来不是打毛衣。而是翻箱倒柜,在床底下翻出了一堆破玩具。其中,一只木头拖斗鸭引起了我的兴趣。木头鸭是用彩绘描的,它的背后有四个小轮子的拖斗。轮子已经歪歪斜斜。  但是,在我的眼里,木头小鸭拖车,却是一个有生命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