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休沐已过,没有几天,又是立春,这也要放假,刚放好没几天,又是元宵,又要放假,又是七天。
等一切弄好,都快过了一个月了。这时朝廷又在都察院的带头下,准备劝谏宁王立世子。
都察院的崔良上次在肥料的事件中,上了孙诚的大当,将崔家掌控的粪便拱手让给孙家。
让其他部门的大臣们不禁有些耻笑崔家,也让都察院也一并都被人耻笑了,崔良也被下放,找了闲职过一生了。
所以,这一次,在立世子的问题上,都察院要带头劝谏,把面子找回来。
正在御史们摩拳擦掌,要拿出呕心沥血写的谏书上奏时。
武将那边先禀报了,边境来报,有一伙魏国士兵侵入国境,已经抢了好几个村子了。估计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魏国有可能要撕毁和议,入侵我国。
顿时朝中大哗,魏国要入侵,这个事可比要立世子的事大,都察院还没发话,就被憋了回去。
于是,朝中就议论起魏国入侵的事来,先是质询魏国派驻的使臣,使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然予以否认。
在有些大臣的带动下,魏国使臣越否认,大家就觉得越有可能。
然后,又是派使臣去魏国询问,又调兵,调粮积极应对。
看这样的情形,一个月之内,立世子的事就不用提了。
两个月过去了,安慎思试验中的夫妇,没有一个有孕,可王后也没怀孕。
现在剩下的时间还有一个月,不管试验中男女有没有孕,只要王后没有孕,那就是失败。
宁王也不得不死马当作活马医,准备试一下孙诚说的前七后八。
…………
两月过去,市场已经建好,剩下的就是让小贩入驻了。
在这两个月里,孙诚展开了游说工作,最好的游说人,不是文人,更不是官员,那是中年大妈。
俗话说得好,金碑银碑不如百姓的口碑,买菜的大多是她们,如果她们说好,那就是好。
于是,孙诚拿出银子,招揽了一些三姑六婆,让她们在街头巷尾的情报站,将菜市场的好处宣传出去,吸引客流量。
又在菜贩中开业大酬宾,入住的头一个月,不光不用付钱,进驻的菜贩一天还有钱可拿。
开始菜贩们并不相信,给我们搭建雨棚让我们卖菜,不光不收钱,还给我们钱,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可一听是孙诚说的,那大家都信了。人家当初可是被人挑唆,免费给百姓们清粪。
他后来虽然知道上当了,但还是拼着倾家荡产也要干的人,他怎会骗我们。
这样有客流量,有充足的货源,菜市场马上红火起来。
百姓可以货比三家,买到更新鲜的菜。卖菜的小贩也能有更多的客流量。
而且在菜市场卖菜、买菜可以避雨、避暑,得到了众人的欢迎。
当然,也有些奸滑之人,缺斤短两,可在公平秤下,无所遁形,两次以后就被驱逐出去,这让缺斤短两的现象大为减少,更赢得了客户。
在这么大的客流量下,孙家的生意更加兴旺,流水比同时期要翻了一倍。
一个月过去,菜市场开始收管理费了,补贴虽然没了。但菜贩们都获得了好处,这是没有补贴,他们也不走了。
大多数菜贩都在菜市场,百姓买菜当然也想到菜多的地方去买,一是可以货比三家,买到更便宜的。二是这里有公平秤。不会被菜贩坑了。
这样街道上的菜贩生意就越来越差,在街道上卖菜的小贩逐渐减少。
这时,街道司开始清理小贩侵街的问题了,因为有了菜市场,清理的过程十分顺利,百姓也都理解。
十几天后,京城的不但卫生好了,小贩侵街的问题解决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清理违章建筑了,这也是最困难的,因为这些违章建筑大多数是官员和权贵的。
孙诚要等一个机会。
…………
边境魏国入侵通过一个多月的调查,查清这是一伙边境盗匪,假扮魏国士兵实施的抢劫活动,已经被边兵剿灭了,
都察院又要开始劝谏了,好在这一回没有干扰了,经过一番力谏,王太后也亲自下场,世家派众臣跟着一起劝谏。
尽管有保王派的阻拦,宁王也支持不住,毕竟他都有三十多了,长子也快九岁了。
到现在还没立世子,也让一些郡王蠢蠢欲动。为了保国本,确实这世子该立了。
宁王为了保证他的改革成果,而且他与王后伉俪情深,他不想废王后,所以还是以要去太庙告知先祖为由,还是要拖下去。
宁王在三省殿已是一脸疲惫之色,这一天天躲那些御史,又要躲王太后,确实非常辛苦。
他现在只有一个希望,希望孙诚的推论是真的。
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在门口被人挡住,争执超来。
宁王眉头一皱,汪恩立即出去,低声喝道:“你们在干什么?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每人去慎刑司,一人领三十廷杖。”
一个太监激动的道:“汪公公,我是王后宫中的,有天大的喜事要禀报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