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顾千帆去宥阳,赵括尴尬了。(1 / 2)

皇城内苑,刚下早朝赵恒就听到消息。赵括昨晚在宥阳,遇到流寇。

都多少年都没听到有匪患,怎么十二刚出汴京就能遇上。运气太好,还是流年不利。

离汴京还是这么近,似乎情况有点不对。

连忙叫王林,传召顾千帆进宫。

御书房里,赵恒看着顾千帆不多做解释,直接就让他放下赵括东街遇刺的事情。

他已经知道,是什么人刺杀。后续的事情已经和赵括商量好了,就没必要再浪费人力物力查这件事了。

相反这宥阳匪患,目前来说还是比较紧急。

坐在御书房里,看到顾千帆就直嘱咐道:“顾卿,到了宥阳好好查查。”

“事情办完回来后,整顿下皇城司,如今的皇城司,越来越让朕失望。”

“希望你能比雷敬做的好!”

顾千帆连忙敬命:“臣,遵旨。”

回到皇城司清点人马,就带着陈廉先走一步,吩咐其他人在后跟上,两人就来了宥阳城。

看着城内人来人往,顾千帆一拉缰绳。

“陈廉,走随我先去县衙。”

马背上陈廉听到自己老大的招呼,连忙驭马跟上。

宥阳县衙,府衙后堂。

知县张文斌看着面前的狮头佩,嘴角不由的抽搐了下。

这么快连皇城司都来了,来的还是新晋的司使顾千帆。还要不要人活了?这才过了一个晚上?

前脚恒王刚走,后脚这皇城司又来。

连忙低头媚笑道:“顾司使,来宥阳所为何事?”

顾千帆看着张文斌,冷笑一声。揣着明白装糊涂是吧,语气不善说道。

“张大人,明人不说暗话,你应该清楚是何事。”

“今日早朝过后,是官家特意下了口谕,命顾某必须查个水落石出。”

“此时你装糊涂,怕是晚了吧。”

官家都惊动了,咽了口唾沫。张文斌连忙解释,说的好像自己有莫大的冤情一样,就差天空飘起雪花。

“顾司使,您听下官解释,这下官冤枉的很啊。”

“虽不敢说兢兢业业有莫大政绩,但下官也是勤勤恳恳为百姓做事。”

摸了把鼻涕,接着说道:“你要说这匪患,下官以人头担保,绝对不是本地百姓。”

“至于是哪里来的,下官已经命人抓紧调查了。”

要说也是张文斌运气不好,这伙人是从兴元府出来的。

本来是准备分散到各地,制造有流民做乱的假象。

路过宥阳时,看到盛家的车队,见财物比较多,还都是女眷没几个护卫。就想着发点小财,劫了盛家的队伍。没想到碰到了黑骑,全都死于刀下。

顾千帆听到张文斌这么说,不是宥阳境内的人?自己也不能就听他的,一面之词问道。

“现在那些匪寇的尸首在哪里,带本使过去看看。”

“大人,就在城外义庄,下官这就带你去。”

说完连忙面露喜色,低身恭请说道:“大人,请。”

就带着顾千帆和陈廉到城外的义庄,去查看匪徒的尸体。

宥阳城外义庄

看着眼前的尸体,顾千帆小心翼翼,扒开了其中一个人的手。同样是两手带茧,不像是做农活留下的。

虽然身上穿的都是粗布衣服,但身型体质也太过强壮。

脸上微变,心中暗道和东街刺杀,是同一伙人。

看来这宥阳知县,真没说谎话,这伙流寇不是普通百姓。

盛家后院厢房,赵括和盛老太太聊着家常。

要不是这次自己,偶然来到宥阳,还不知道和盛家有这层关系。

盛老太太在原身四岁的时候,去过汴京。在慈宁宫还抱过他。赵括笑了笑,这都是些什么事情。

其实,盛老太太这次,不仅仅是为了喝喜酒。

盛家大老太太带来了盛紘的一封书信,也就是盛家的二房。

让她过来帮助盛淑兰和离。

宥阳是盛老太太的娘家,盛老太太在宫里都能说上话,更何况宥阳,有盛老太太坐镇,和离会更加顺利。

还有一个就是想在宥阳老家,给盛明兰寻门婚事。

盛家长房盛维的妹妹家的盛泰,盛老太太看着十分满意,就想着趁此机会来看看。

此时看见赵括,盛老太太倒是有点举棋不定了。

装着不在意,盛老太太问道。

“王爷,今年该有二十六了吧?”

赵括心里一听,一时还没明白其中意思,惺惺回道:“老太太,您记性真好,是啊二十六了。”

“是啊,时间过的真快,离开汴京都快四十年了。”

盛老太太一脸笑意接着说道:“家中子嗣几何了?”

又是来问我结婚没结婚的,我说没结婚。你能把盛明兰介绍给我,还是怎么的。赵括在心里暗暗说道。

嘴上却是笑着回道。

“老太太,本王还未纳妃,也无外室。子嗣嘛一个没有。”

说完赵括就看着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一听,赵括还没娶妻,按住了心中的喜悦。故作责备说道。

“我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