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油桶棺(2 / 2)

瓶、净妖圣泉之瓶就在旁边。

胡子上去踢了黄师爷一脚。

黄师爷哎呀起身:“几位,你们咋了,啊?我怎睡在这了,阿金,你老看我干啥,我欠你钱了?”

大家不说话。

若无红光指引,我们极难走出老泥盆。

抵达岩壁,东方金辉泼洒,鲜红的太阳升起,天已大明。

我将昨晚的事给黄师爷说了。

黄师爷道:“连我自己都记不清,只觉脑袋晕乎,有人趴我耳边喘气,人就不自觉往前走。连我都不知道,如何在半夜走了十几公里。”

“这些汽油桶......”

胡子看了看,油桶表面的绿漆基本剥落,边缘锈蚀严重,有些年头了。

黄师爷为何出现在这,控制他的人为何没能得手,答案全在油桶之中。

胡子随意揭开一个罐子,脸色猛变,从漫不经心到郑重,最后化为如山的敬畏。一巴掌拍在黄师爷肩膀,像换了个人,没有丁点不礼貌。

“皇天在上,难怪昨晚逢凶化吉,原来老祖宗庇佑着。”

油桶极大,军工产品。

绝非普通民间势力能转运的物资。

我们靠过去,便闻到熟悉的腐烂味。油桶之中,横七竖八,杂乱塞着几具尸体。因岩下阴凉,水分蒸发快,大都化为半腐干尸,被蛋黄尸蜡包裹。

衣服尚可辨认。

我只看了一眼,便如胡子般肃然起敬。

他没说错,昨夜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全靠同志们保佑。

黄师爷如梦方醒,连忙摸出几根香烟,不计成本将酒泼在地上:“诸位先烈,我老黄有礼了。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山是好山,人也是好汉。待我老黄出去,定将诸位接回家乡,魂归故土。”

说罢,我们对着那些油桶鞠躬,献了些许极品,聊表心意。

岩壁下那些油桶,可谓大有来历。

秦汉玉陶,宋元瓷珠不足表述其珍贵。这里的油桶,都塞着尸体,却并不让人感到阴邪。

昨夜黄师爷稀里糊涂被催眠,让鬼打墙困住,才没被奸人陷害。

我们能从老泥盆脱身,全靠油桶散发的红光。

不记得谁说的,倘若世界有奇迹的颜色,必是东方红!

“这些遗骸......”谢小雨脸色有异,大概猜到油桶来历,只是不可置信。

二战结束,已有几十年,如此多烈士长眠异国他乡,竟连棺椁都不曾有!

胡子眼眶微红,叹道:“青山有幸埋忠骨啊。看来是昨夜的军歌,惊动了先烈英魂,为咱们指明生路,否则大家凶多吉少了。”

“是啊,等出去的时候,定要请人将这些油桶运出,联系有关部门妥善安置。”我道。

油桶的来历并不难猜。

前文我家老爷子便说了,为接收国际援华物资,西南同胞以血铺路,数十万人抛家舍业。仅一年不到,打通西方认为十年才能完成的工期,造出“滇缅公路”。

这条公路,作为抗战输血大动脉,为东方雄狮提供源源不断的鲜血,被西方誉为一代奇迹!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寇向南亚进军,占领远东一带,企图建立海外据点。

当时的缅甸等南洋地区,多为英法殖民地。战争爆发后,西方强盗畏敌如虎,携带从殖民区搜刮的财富归国,使积贫积弱的土地再遭战火摧残。

民国三十一年,日军第十五军向缅北运动,企图切断这条抗战大动脉,使中国孤立无援,以期迅速灭亡中国。

为此,中国军民付出惨重代价,同年组成“中国远征军”,十万儿郎赴缅作战。

先后在同古、仁安羌等地,重挫第日十五军。

后因英军提早溃败,作战计划再无意义,收复缅甸失败。同年,奉重庆方面军报,残部向野人山撤离,沿小道归国。

英军溃败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

大多中国将士,在毫无准备和经验的情况下,一头扎入野人山的雨林之中。

时值雨季,酷暑难耐。

山中多毒瘴、蚊虫、瘟疫、蚂蟥、蛇蝎。

后援断绝,补给无望,又因地形无法使用电台,部队完全迷失于原始莽林。数万将士向着归国的方向,满怀不甘倒在了异国他乡的穷山之中。

活着离开野人山的,也就三千残部,几近全军覆没!

就是这一段惨痛的历史。

当时每天都有将士因缺医少药,痛苦死去。袍泽精疲力尽,小腿覆着一层蚂蟥,伤口流脓发炎,无力掩埋战友。

用随军物资的汽油桶,将三个或五个尸体,塞在油桶之中,作为棺椁,存放山洞悬崖之间,等待将来取回。

这就是缅北有名的“油桶棺”!

许多人活活饿死,或腹泻而亡。尸体枯瘦如柴,塞在油桶中互相蜷曲,抱做一团。随意打开一个油桶棺,里面便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他们满怀热血,想着归国,想着亲人,却被这片大山无情吞噬。就这么静悄悄,任凭风吹雨打等待了几十年。

油桶早已布满苔藓葛藤,世人都遗忘了他们。

像这样的油桶棺,缅北深山不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