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指标就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它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用个人的名义收入减去扣去的部分。比如,小红每月名义上的工资是5000元,每月要缴纳社保公积金950元,要缴纳个人所得税16.5元,那么,在没有其他扣款项目的情况下,小红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实际收入就是5000—950—16.5=4033.5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最近三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率分别是:2012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2011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11元,比2012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67元,比2013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
40.涨薪潮:经济转型带来的阵痛
经济转型又称经济转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简单地说,经济转型就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的转变。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这种转型是从单体向复合体、从计划向市场、从劳动密集产业向知识技术产业等的彻底转变。然而,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起阻碍作用的除了中国的政治框架与市场经济不协调、“三农”问题之外,还有工人声势浩大的涨薪呼声。有专家统计,21世纪的这次“涨薪潮”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巨大,可能导致我国50%以上的企业受到冲击,尤其是我国的珠三角地区受涨薪潮影响最为严重,许多企业利润空间严重下降,不少企业被迫迁移,更有甚者,只能关门歇业。很明显,我国一些主要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生产发展的企业,在经济转型尚未成功之际,迫于劳动力价格提升,只能终止转型,这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实质上,“涨薪”就像是一把双刃剑,给劳动者带来福利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的转型带来了阵痛,需要劳资双方找好利益的平衡点,能够在保障员工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