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重复博弈:杜绝一次性交易
重复博弈是动态博弈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指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很多次,甚至无限次,也可以称作阶段博弈。
重复博弈,可以是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也可以是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每个人当下的行动都会参考其他参与人过去的历史行动,为了长远利益考虑,人们都会尽可能找出多数人选择的策略。
用一个例子来帮我们理解重复博弈,或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你去一家水果摊买苹果,当你询问苹果的质量时,老板往往会说“放心吧,我在这儿卖水果好多年了,还一直在这儿卖呢,怎么会卖给你质量不好的水果呢”,其实,这句简单的话中就蕴含了重复博弈的思想。老板称其在这儿卖水果好多年,就是给你一个可以参考的历史行为,这么多年了都没问题,这次应该也没有问题。他又说以后还在这儿卖呢,意思是我今天若骗了你,你以后就不来了,咱们之间的交易就属于一次性交易,我得不偿失,所以我不会骗你的。而你听完老板的这番话,疑虑就消了一大半。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总结一下重复博弈的特征。①重复博弈的阶段,博弈之间没有“物质”上的联系,即前一个阶段博弈并不改变后一个阶段博弈的结构(你这次买水果的价格和下次买水果的价格没有联系)。②在重复博弈的每一个阶段,所有参与人都观测到该博弈过去的历史;③参与人的总收益是所有阶段博弈收益的贴现值之和或加权平均数(水果摊的总收益是你每次买水果带来的
收益之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利用重复博弈来取得长期合作,获得最大收益。
32.拍卖博弈:机制比策略更重要
美国经济学家麦卡菲认为,“拍卖是一种市场状态,此市场状态在市场参与者标价基础上具有决定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的明确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给拍卖下的定义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财产权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1989年《辞海》中给出的定义是“拍卖也称竞买,商业中的一种买卖方式,卖方把商品卖给出价最高的人”。
通过以上三个定义可以看出,拍卖就是一个集体(拍卖群体)决定价格及其分配的过程,拍卖博弈,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通过竞拍机制的选择,使效率、收益最大化的策略。
在拍卖过程中,竞拍者之间处于对立状态,竞拍者越多,竞争则越大,对竞拍者越不利,竞拍价越有可能被提的很高。但是每个人在出价之前都不知道对方会出什么价,一切随机性太大,很难找到分析判断的信息,而且竞拍时间又是十分有限的,这个时候,再想什么计策谋略来实现竞拍收益最大化都不太现实。那么,想要抓住有利的竞拍时机,就要守住自己的心理底线,稳住竞价心态,避免受竞价气氛的影响盲目出价,也不要抱着贪便宜的心态错失最佳竞拍时机,在熟悉竞拍流程和竞拍技巧的前提下,报出心理的价位,在别人犹豫不决的时候,从而竞拍成功。
拍卖博弈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特定的场合有一套可
行的机制比单个策略更重要。
33.胜者全得博弈:为何说规则由胜者制定
胜者全得博弈也就是指支付策略取决于对于其他竞争者或参与人而言的相对价值而非绝对价值,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有点类似于马太效应中所呈现的赢者通吃现象,也就是说,回报主要或完全集中于那些最优的竞争者。
在这类博弈中,报酬将会很大比重地集中在获胜一方,故而会吸引很多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想通过这种竞争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拿到那些不菲的报酬。比如,一个电视剧的演员费用很可能大半都落入那两三个比较有名的主角手中,而别的演员只能获得一点点演出费用;在奥运比赛中,那些获得冠军、亚军、季军的选手能够获得很高的荣誉及不菲的奖金,而那些没有获得名次的选手只能被人们遗忘且收入并不高。
很明显,在胜者全得博弈中,获胜的人所获得的收益是依据绝对价值而非相对价值,获胜者的收益大大超出自己付出的劳动量,而这场追名逐利的博弈竞争也会因为吸引过多的参与者而造成市场拥挤。想象一下,如果人们把全部精力都用来赢得比赛而不是用来想方设法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后果?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也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经济无效率现象。因此,这种胜者全得博弈如果不加以控制,任由其吸引全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将会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下滑。
34.什么是策略欺骗
策略欺骗就是根据形势发展来制定出特定的方式方法来
欺骗消费者最终促成销售的经济行为。
以往,我们走在商业街上,随处可见“亏本大甩卖”、“清仓大处理”、“尾货大甩卖”、“全场跳楼价”的条幅,然而,有经验的消费者都知道,有些“仓”永远是“清”不完的,有些“尾货”也永远是“甩”不完的。但是商家每次打出这样的条幅,总会吸引一部分抱着捡便宜的心态来选购的顾客,这样一来,商家促销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