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穷没根、富没苗”,表示人不会一直穷下去,也不会一直富下去。
然而实际上呢,穷人乍富,很快返贫;富人中落,却总能东山再起。
穷富,是有根的,也是有苗的。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会决定其见识,决定其对外界人和事的看法。
就拿人情往来来说。
有的人是抠抠搜搜,不接礼,也不送礼,总把“大礼接大礼还”挂在嘴边。
他家里有事,从来不叫别人。
但是别人家有事,一次不拉叫他。
最后还是亏了不少礼金。
有的人则喜欢送礼,想方设法送礼、拉关系。
自已家有事也是能叫的都叫。
在他们看来,“大礼接大礼还”就是保本,不赚不亏。
但是自已接礼金之后年甚至十多年才还回去,这期间自已就是白用。
平常随礼,亲近关系了,等到自已有事的时候,还能收回一批钱。
虽然不多,但是足够解燃眉之急。
这就是一种理财。
钱散了,人聚了。
人聚了,钱自然不会走远。
就像小墨,在面对大场面、重大决策时,还是会本能的保守、怀疑。
过于注重当下,注重眼前。
注重过去对未来的影响,而非自已对未来的掌控。
若非岳川从中协调,小墨肯定不会与六卿世家合作。
他会把晋国彻底推翻,犁上一遍又一遍。
虽然麻烦一点,但是干净彻底。
在岳川看来,人是可以改变的。
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他们的思想。
通过经济,可以改变他们的阶层。
还有就是轮回,五十年的时间,可以从最深处改变晋国。
“小墨,你不用担心,六卿世家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你与他们合作,会非常轻松。”
“如果他们不识抬举,为师不介意将他们四家变三家、两家,甚至全部除名!”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晋国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一部分军队从都城出发,其他军队就近前往行军路线等待。
或者在沿途修路架桥、修筑营寨,为大军提供服务。
这其中涉及到很多人员、物资的调动,对时间的把控也极其精细。
就好像开车时候遇到红绿灯一样。
有经验的司机,走到哪都是绿灯,一路畅通无阻。
没经验的司机,到哪都是红灯,总感觉信号灯跟自已作对。
一个优秀的将领,能让士兵轻轻松松行军,无论走到哪都有营地可以休息,有粮草物资可以补充,甚至能有肉有菜。
反之,行军已经够累了,到地方还得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遇到大雨,没有足够的防雨物资,士兵都泡在冷水里,啃干粮。
还没走到地方,就得倒一大片。
勉强能撑下去的,也没有多少战斗力了。
智氏老头穿着一身特制的铠甲,气喘吁吁的来到中军大帐。
一路上,站岗的士兵纷纷搀扶,唯恐老头一骨碌摔倒,有个三长两短。
“扶老朽过去,老朽有重要军情,禀报君上!”
看到老头浑身湿透,走路都在滴水的模样,周围的侍卫们由衷敬佩。
不过,侍卫们都好奇起来。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智氏家主如此焦虑。
“君上,白天一场雨,今夜必定极寒,咱们草料不足,今夜士兵怕是极为艰难!”
晋国国君闻言顿时一愣。
“草料不足跟士兵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以往,粮草之类的事情根本不会汇报到国君面前。
一个小小的军需官就能解决了。
但这次,六卿世家摆明了玩心眼,什么大事小事都送到国君这里。
“君上,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啊。”
国君冷哼一声,“孤岂会不知!孤问的是,草料不足跟士兵有什么关系,难道孤的士兵是吃草的吗?”
“啊?原来君上不知道粮草是干什么用的。”
智氏连忙靠近国君,压低声音解释:“君上,粮食是人吃的,也是马吃的,优秀的战马,吃粮食比人吃的还好。至于草料,那是驴子、牛吃的,但它们吃的只是一小部分,草料最大的作用还是御寒。”
春秋时代,棉花还没传入中原,人们没有棉被御寒。
富贵人家也是依靠兽皮褥子,炭火盆之类的工具。
至于穷苦人家,只能硬抗。
此时的“棉衣”和“棉被”中更多还是填充芦苇絮、树皮纤维等材料。
军中更是用草料铺在身下,盖在身上。
旁边点一个火盆驱寒。
也正因此,古代军营中很容易发生火灾。
夜间袭击敌营也都是以放火为主。
一旦敌人的营地烧起来,必然烧死很多人,剩余的那些也会失去兵器、衣物,丧失战斗力。
只不过,这些东西《孙子兵法》之类的兵书上不会记载。
晋国国君偏偏就不知道。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