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哀歌之局(2 / 3)

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其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天然屏障,而其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着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物质资源也十分富饶,是木材与矿产的重要生产基地等......】

【除此之外,东北还是重要的工业重镇,国防重镇。】

【总之,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资源,物质资源等等都非常重要......所以李隆基对外进行的疆域扩张,以及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之策等,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这样一边说着,天幕之上也同时出现了东北三省的版图划分——

“快着人记下来!!”

刘彻目光灼灼,东北三省?

有着天然屏障,并且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以及物质资源十分重要?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木材矿产物质资源富饶......

可这东北三省在后世显然已尽归华夏所有,但现在之于大汉却并不是啊......

刘彻不禁又是叹息又是忍不住抓心挠肺。

如今匈奴还未灭,哪还有更多精力去征服那东北三省!

可惜!可叹!

但话说回来,这李隆基还当真不错,可怎的如此帝王,却全叫唐朝揽了去啊!

刘彻心下不禁又酸涩起来,啧。

秦王宫。

嬴政也有如此感觉,不过心绪还算平静。

或者说,一时感慨太多太杂,他只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先听天幕之言,而天幕所说之政策,可对他大有启发。

【开元盛世究竟繁华到何种地步呢——】

【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

【那时的唐朝,不仅国力达到了鼎盛,各方面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也大幅度增长。】

【众所周知,因为隋炀帝的锅,大唐接下这天下的时候,人口一度很凋敝,而到了开元之后——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诗圣杜甫也曾作诗道:“小邑犹藏万家室!”】

【即小城都藏着万家户口,说明那时候唐朝户口之繁多。】

等等......

杜甫:我?诗圣?!

【除此之外,开元年间的商业也十分发达,加之国内的交通之路四通八达,城市多繁荣开放,对外贸易十分的活跃——即有波斯,大食等商人纷至沓来。】

【长安,洛阳,广州等地,由此汇聚了各种肤色,以及不同语言的各国商贾,堪称热闹非凡,如此繁盛之景尤为难得一见,可在开元年间的各大繁华都市中,却是极为常见的景象。】

随着天幕话音的徐徐道来,天幕之上画面也转而展现了极为繁华热闹的长安洛阳之盛景——

当真是随处可见的各种肤色,不同服饰样貌的外国商人,而除了商人外,也有其他来唐的外国人,对大唐之盛景无一不惊愕赞叹,震惊于大唐的繁荣昌盛之下。

这一幕,深深刻在了历朝历代众人眼中。

那是他们未曾见过的繁华之景,与此同时,更是在心中点燃了浓浓向往之意!

此等繁华盛景,谁不想在自己手中开创!

唐玄宗李隆基,竟是比那位唐太宗李世民还要懂得治天下经天下?!

唐朝李隆基时期。

听着天幕对他所统御下的大唐盛景的描述,李隆基真可谓是志得意满,再无此时如此畅快的了。

他真的做到了功盖贞观,承太宗之遗风!

而太宗直至离世前都未曾去往泰山封禅,此一直为太宗遗憾之一。

再观如今他之功绩,岂非完全可填补太宗之憾,封禅于泰山?

这么想着,李隆基不由得心跳加速,眼底意气之色更盛——

他不禁招来高力士:“你闻朕之功绩如何?”

高力士闻弦知雅意,立即开口道:“陛下之功,足以与太宗媲美!甚至更......”

后面的话掩了下去,不敢再说,朝李隆基告罪般哂笑了下。

李隆基不与怪罪,反倒是轻笑一声:“那朕——”

【开元盛世,大唐全盛时期。】

【可是......也到此为止了。】

咚!

李隆基的那声轻笑骤然僵在了脸上。

唐朝其他时空众人也是措手不及——

天幕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到此为止?!

【虽然王朝兴衰不可逆,总会有新的气象取代旧的气象,可是唐朝的衰落,却是如此的叫人心痛难忍!】

【它是帝王之祸,是本可以避免的哀歌之局!!】

【大唐,在极盛之后,如抛物线般,瞬间降落了下去——】

此时,天幕画面随着“抛物线”三个字,也出现了相应的展现,只见标志着“大唐盛世”四个字的黑点,在极力攀登至定点后,于骤然之间,竟迅速衰落了下去!!

那样触目惊心的陡然之势,可真是将“抛物线”这三个字诠释得极致且生动。

“是谁?!”

李世民失声问道。

“是谁!!”

李隆基也不禁站了起来,可不知为何,他心下竟跳得更为厉害且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