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哪怕有兵粮丸这种神器在,百万级别的大军,对后勤的依赖性依然极强。
王允、荀彧两人分别坐镇长安、洛京,秦霄还将商鞅调了回来,在沛国坐镇,同样负责一处重要的后勤据点。
马超的凉州军由于路途遥远的缘故,先行一步出发,从大散关外出关,绕道北上。
在出关三日之后,便主动与后方断了联系。
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少量斥候孤身在茫茫草原上,既容易迷失方向,也有各种各样的危险。
派一百名斥候,或许能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将信件送达,就已经算是运气好了。
反而,有可能因为斥候出事,而泄露了情报。
这种情况下,其实主动断开联系,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个出发的是秦霄亲自坐镇的中军主力。
四十万大军从许县出发,沿陈留方向进入兖州,又从一处叫做“白马”的地方向北而上。
白马这个地方,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官渡之战初期一个比较重要的战场。
关羽就是在这里斩了袁绍麾下大将颜良。
原本在官渡之战,袁绍大军从北方南下,曹操以弱势兵力抵挡。
如今,依旧还是在这个地方,曹操依旧以绝对弱势的兵力抵挡。
但进攻方却从袁绍换成了秦霄,攻守的方向也互换了一下,曹操占据的是北方,大军由南而来。
白马这个位置其实非常有利于防守,虽是平原,却有大河阻挡。
若是曹操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这里,短时间内抵挡住秦霄的中军主力,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当然,也仅仅只能做到抵挡。
以岳飞的指挥风格,只求一个“稳”字,几乎不会犯下任何错误,给曹操以少胜多的机会。
若是将大军集结在卫河一带,即便能够阻挡住秦霄的中军主力,对于剩下的两支大军,就没有任何办法了。
曹操并不傻,没有选择这个看上去美好,实际上是慢性死亡的防御方式。
在这种绝对劣势的局面下,曹操依旧尝试想要摆脱困境,将秦霄的部队分而歼之。
在平定了北方之后,曹操拥有两支人数不多,但极为精锐的部队。
分别是公孙瓒麾下的白马义从,以及原本属于袁绍麾下,由麴义统领的先登死士。
这两支部队人数不多,分别只有三千人和八百人,但都达到了七阶。
尤其是前者,三千七阶骑兵,若是有一个适合发挥的环境,能造成的破坏力是相当恐怖的。
为了最大化发挥白马义从的战斗力,曹操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将这支部队交给了吕布来统领。
他不是不知道吕布此人的危险性,但秦霄的威胁却是要更大。
至于吕布是否会反咬一口,那也得先打败秦霄,或者至少要让秦霄的攻势暂缓下来之后,才有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
直面百万级别的大军,将近十倍的兵力差距,被动防守是坐以待毙。
曹操选择放弃了外围绝大多数城池,将一些不重要的炮灰部队丢进去,坚壁清野,拖延秦霄大军行军的速度,用战略纵深换取时间。
然后集结优势兵力,优先攻击其中的一路敌人。
他选择的是孙坚这一路。
原因也很简单,孙坚看起来比较“好欺负”。
全部是步卒,兵力又少,也没有太多“名将”。
——这里的“名将”,是以已经获得的战绩来计算的。
曹操又不可能像秦霄这样看到未来,没有先知先觉的优势,自然不可能知道孙坚手下的一批“江东党”在未来会有多强。
虽然太史慈、吕蒙都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而跑到了曹操麾下,甘宁也被秦霄分配给了张辽,但孙坚麾下仍有黄盖、孙策、周瑜、周泰等大将,战力并不弱。
尤其是周瑜,文臣、谋士、统帅三大职业都达到了SS级以上,除去还没有成长起来的诸葛亮和司马懿之外,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杰了。
要说有什么缺点,可能就是他更偏向于“儒帅”,个人武力方面是比较明显的短板。
不过,曹操一方也丝毫不弱。
曹老板本人就是一个马背上杀出来的王者,再加上手下张郃、麹义、太史慈、吕蒙、典韦、徐晃、乐进、于禁、颜良、文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彰等等,除了兵力略差之外,在将领方面,至少和单独的【忠勇军】比起来,不但丝毫不逊色,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
在【忠勇军】进入青州之后,立即遭到了曹操的阻截。
虽然总兵力只有不足十万之数,但将领的数量上却有优势,差不多每五千人,就有一名至少达到了S级的武将或统帅率领。
孙坚虽然兵力占优,顶尖将领的个人能力也不差,但高阶将领的数量却是差了不少,绝大多数千夫长,甚至是一部分的万夫长,都是A级甚至更低级别的将领凑数。
在这个高武世界里,高阶武将、统帅的个人能力,足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再加上曹老板亲自领兵出战,竟是将孙坚的先头部队给击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