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痤起复,主持与秦军议和之事。
这个命令下达的十分突然。
但耐人寻味的是,魏惠王并未收回庞涓的调兵虎符,也没有说要收缩防线,暂时罢兵休战。
一边打,一边议和。
从这个态度中,也可以看出魏惠王此时纠结的心态。
另一边。
秦霄麾下的士兵与秦军一同攻入外城,不出意料地遭到了魏军的拼死抵抗。
一个下午下来,光是秦霄麾下,伤亡就高达两万余人。
加上早上在抢夺城墙控制权时,伤亡也大致相当,这一天下来,死伤就近五万之多。
好在,岳家军的主力保存的相对完好,损失的大多是二线部队。
随着黄昏来临,岳飞请示过秦霄之后,下令鸣金收兵。
不过,费了半天功夫夺来的城墙,岳飞却是没打算让回去。
军营直接向前推进,大军驻守在城外数百米的位置,城墙上安排了大量的士卒巡防,防止魏军夺城。
甚至就连城内登上城墙的台阶,都干脆用杂物直接堵死。
魏军若是想要偷袭夺城,只能是跟正儿八经的攻城战一般,架起云梯硬爬。
虽然这样仍然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但在复杂且陌生的环境下夜战,显然更加的不明智,也只能将就一番了。
秦国人那边,似乎是想要一举攻破安邑,没个消停。
但到了天快黑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也静悄悄地退兵,等待来日再战。
秦霄心里不安,生怕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变故,影响了自己的计划,连忙派人去询问。
得到的结果,却是让秦霄十分的惊讶。
“魏国要议和?”
“是啊,魏国要议和。”来人是嬴渠梁,苦笑着看向秦霄,说道:“若是真心议和,自然是好事。但,就怕其中有诈。所以公父没有立刻决定,只是先撤出来,弄明白到底是真议和还是假议和再说。”
“若是议和的话……”
秦霄思索起来。
魏国会在最后关头选择求和,这个可能性,秦霄也有想过。
单纯从利益的角度来说,这对秦霄并不是一件好事。
原因也很简单,这安邑城的归属权,还有城中二十余万魏军士卒,这可都是海量的战功。
秦霄手头的战功倒是不少,但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还要向秦国人支付一笔“酬劳”,作为挖角商鞅的代价。
单单只是要白送给秦国的一批槊骑营装备,价值就不菲。
再加上其它杂七杂八的开销,真正能用的,也就几万战功罢了。
看上去倒是不少,但相较于秦霄想要的资源来说,却是远远不够。
若是打到最后,强行攻占安邑,这份战功,少说也在百万级别。
就算秦霄没办法独吞,到手的战功至少也有数十万之多。
但若是魏国投降,或许也能有一些进项,但肯定没有攻占安邑来的多。
再加上,这次副本,为了追求效率,秦霄几乎没有抓捕多少俘虏。
唯一一次大规模俘虏,还因为要拉拢商鞅,把人全都给放回去了。
这次攻打安邑,就是秦霄最后一次大量抓捕俘虏,扩充领地中廉价劳动力资源的机会。
不抓个几万俘虏,怎么能弥补损失?
当然,若是魏国真心投降,秦霄也不是不能接受。
战功是少了,但也不必付出大量的伤亡。
按照战前的预测,要攻破安邑,秦霄手下,至少要有过半的伤亡。
就这,还是往少了算的。
安邑外城的巷战,将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血肉磨盘。
魏军、秦军,以及秦霄手下的军队,在这个血肉磨盘里不断的消耗,直到魏军彻底失去再战之力,才会结束。
秦霄倒是没想过会输,但这个损失,必然极大。
魏军没有退路,在被彻底打到崩溃之前,哪怕是死,也会拉着敌人陪葬。
这就导致,攻城方的伤亡必然极大。
预计的数字,是在十万人以上。
若是按照进入副本之前的数据来计算,这几乎都超过了秦霄领地中的人口总数。
若是能避免这巨大的伤亡,哪怕少获取一些利益,秦霄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于由此而引发的财政亏空,既然魏国要投降,总得拿出点诚意来,就从这里边弥补就是。
考虑了片刻,秦霄问道:“魏国怎么突然就要议和?我看这些守城的军队,也没有放弃抵抗的意思?”
“这就是我们担心的。”嬴渠梁摇了摇头,转而道:“先不说这个,议和的真伪,公父早年流亡魏国,也结识了不少三教九流,自有办法确认。只是……若是秦魏议和,秦将军这里,是否能够接受,又或者有什么条件?”
“议和自然是可以,不过魏国既然投降,总得付出些诚意吧?”秦霄也不矫情,直言道:“要求我也不多提,让魏王给我一批钱粮。金银财宝,或者粮食,这两样都可以。数量自然不能少了,我手下这么多士兵,军饷,战功赏赐,伤亡抚恤,这么多花钱的地方,这钱,自然得让魏人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