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衣忙道:“回太后,杨亦乃王方翼的亲卫,王方翼自尽后,他被周兴大人追捕,现仍在逃亡中!”
武后听了,点头道:“好个大胆的聂天行,你居然敢把逃犯的家人带入宫来,究竟是何居心!”
众人听后,皆一愣,聂天行的心也悬了起来,就要说说自己是受人所指使,不料杨浣纱却道:“家兄被缉捕,实属冤枉,王将军已经自尽,家兄被撤去一切军职,又怎会有谋反之心,那个权可当以我全家人为人质,诱捕我兄长,欲将其投入诏狱,世人皆知,一入诏狱,即便无罪之人也会认罪,否则就被株连家人,故家兄只好选择逃亡!”
众人一看她是来申冤的,皆沉默不语,武承嗣听后,露出了凶狠的眼神,杨浣纱吓的脸色一变,忙低下了头。但杨彩衣却又给她投来了鼓励的眼神。
武后道:“这诏狱真的有这么可怕吗?既是无罪,却又为何逃亡?”
聂天行忙道:“启禀太后,请恕末将斗胆。杨亦一个无主小卒,他又如何谋反?况且他家人都在京城安家乐业,如果谋反,就会株连九族,他何必要谋反呢?”
武后又向诸位大臣询问道:“诸位爱卿是如何看待此事?”
武承嗣立刻道:“杨亦乃王方翼贴身护卫,定是为王方翼抱不平,后又被撤去军务,于是心生怨念,就想要谋反
!”
纳言刘知己道:“以微臣看,杨宏业乃名门望族之后,一直在洛阳城谋生,从无不良表现,杨亦在军中也未犯过大错,周行大人可能是被权可当蒙骗了,所以才会下令抓捕杨亦的!”
武后道:“既然如此,那就责令肃正司撤销对杨亦的追捕,令其返回京城,接受调查,如果无罪,那就释放!”杨浣纱忙道:“多谢太后明察,家兄亡命玉门关,与封可畏将军抵御吐蕃大军入侵时,封将军殉职,家兄也身受重伤,现在正在卧床养伤,只怕不能赶回京城!”
武后道:“此话当真?”
夏官侍郎苏味道忙道:“回禀太后,玉门关战报,封可畏被突厥的奸细重伤致死,有个部将也身受重伤,可能就是杨亦!”
武后听了道:“立刻派人去查明,如果杨亦真的是在玉门关抵御吐蕃大军时受伤,那他还真是忠心卫国,就免去调查,令其养好伤后,自谋生计吧!”
众大臣忙道:“太后圣明仁慈!”
武后:“今日本是商议与突厥国和亲之事,聂天行,你可知本宫为何要单独挑选出你的女儿去突厥国和亲?”她的发问也是众大臣都想知道的。虽然李唐皇族所剩的未婚子女已经不多,但也不之于要选一个边关大将的女儿代表大唐皇室去突厥国和亲?
聂天行自然已经知道其中原委,有一些和他走的近的人也道听途说其中的奥秘,但在太后面前,仍要装出无知的表现,聂天行道:“末将不知,承蒙太后垂爱,还望太后赐教!”
武后道:“对于番邦邻国求亲,我大唐皇族女子再少,挑出个和亲的女子也是轻而易举的,只因那突厥和亲使团点名请求娶你的女儿,而且你女儿要嫁的对象也兵士突厥国的可汗,甚至连突厥皇室子弟也不是!”
众大臣听后一片哗然,武氏子侄这一派立刻感觉如释重负,原来聂天行的女儿不是嫁给突厥的可汗或王子。
武后道:“前来求亲的乃是突厥国南疆守将祖鲁那贺,他为他的长子祖鲁冷漠,请求我大唐赐婚,如果这次和亲顺利,就能确保我大唐山西和河北地区的安宁!”
众大臣这才明白,但凡事都有好的一
面和坏的一面,有的人赞成,有的人却反对。
时任凤阁侍郎的吉硕,道:“即使不是与突厥可汗结姻,但仍是好事一件,而且可以打开两国联姻的开端,此事甚好!”
夏官侍郎苏味道也道:“祖鲁那贺一直驻守突厥国的南疆,与我大唐接壤,如果和亲成功,便可除去那里的刀兵之灾,我们再去对付吐蕃,也无后顾之忧!”
武承嗣道:“这样随时是避免两国交锋,但如果聂天行要是谋反叛逃,就更加方便了!”
这是反对的代表,另外一个反对的是老将权善才,此人一直镇守幽州,熟悉边关之事,道:“如果聂将军的女儿嫁到突厥南疆,表面上看,有利无弊,不过北蛮人善变,而且也不多守信,他们要想进攻大唐,倒也方便许多了!”
武后道:“你们所言都有道理,两国联姻,是以君子之盟,如果对方是小人,结盟亦无用,但小人是可以防范的!”
老将魏元忠道:“武大人和权将军的担忧也很对,不过可以用别的办法破解?”
武后便疑问道:“什么办法?”
魏元忠道:“如果我们担心突厥假借聂天行情面而进攻大唐,只需将聂天行换防即可!”
武后道:“魏将军此举甚好,就依此法!苏爱卿,你看该将聂天行换到何处?”
苏味道道:“玉门关的督帅封可畏新近战死,不过太后派去的钦差大人孔均已经任命黒齿常之为走马督帅,而且太后又派了娄昭德就任,不如将聂天行调往江浙地区,那里远离京城,也不与邻国接壤,聂将军就可以宜享天年了!”
武后道:“准,那就任命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