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会后,陶潜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声援陈大柱的帖子,看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念头,很想了解一下声援陈大柱“亲友团”的动向。
于是,他假装成支持陈大柱的网民,提议建一个声援陈大柱的群,结果有人回应说这样的群已经有了,欢迎热心人加入,献计献策,陶潜便用一个新的号加入了该群。
陶潜的做法没有报告谭队。谭队由于现在压力很大,有点风声鹤唳,陶潜担心谭队知道以后当成大事来抓,安排自己专门负责监控“陈大柱亲友团”的动向,这样自己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压力。
而且凡事都得请示,自己也少了自由度。另外,谭队还有可能多安排几个警察进该群,人多嘴杂,说话说多了,弄不好会让群里的人有所察觉。
在那个群看多了,陶潜发现“亲友团”里面起哄的居多,真正关心陈大柱未来命运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都是借着这个事件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骂日本人的居多,对社会不满的也不少。
陶潜甚至想,那些整天高喊反日口号的人群中有多少是真正爱国的?有多少是借机发泄的呢?
群里的人对陈大柱的命运有不同的观点。有个叫“天赋人权”的人主张,陈大柱一定要抗住,大家才能想方设法让陈大柱不受或少受惩罚。
有个叫“夜深人静”的人却说,要“好汉做事好汉当”,陈大柱是大家心目中的反日英雄,不能太怂了,既然做了要理直气壮地承认,要为中国人争口气,在此基础上大家通过社会舆论向警方施压,争取陈大柱轻判。
这些看法陶潜都能理解,但“夜深人静”有一段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夜深人静”说陈大柱家族有抗日的传统,说他爷爷参加抗日战争少了一条腿,但是却没有受到公正的对待,号召大家为陈大柱家里捐钱,让英雄的后人不要活得太悲惨。
“夜深人静”的这个倡议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让陶潜感到奇怪的是,陶潜是从陈志朋嘴里知道陈大柱的身世和过去,比如陈大柱爷爷的故事,没听陈志朋说别人问起过这些,那这个“夜深人静”是如何知道的呢?
陶潜马上给陈志朋打了一个电话,问有没有别人向他问过陈大柱家里的情况,陈志朋说从来没有过,他只和陶潜讲过。
看来,这个“夜深人静”与陈大柱的关系以及对陈大柱的了解和关注程度不一般,是超过其他人的,他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陈大柱身世的呢?
陶潜很想把这个人约出来见面聊聊,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能够站得住脚的理由,再想想自己的警察身份,很容易被人当成群里的“卧底”,还是先静观事态发展吧。
一天上午,谭队把陶潜叫到办公室,给他派了一个差事。原来,陈大柱“亲友团”里有个律师找到公安局,说要见陈大柱。
一般情况下,在中国警方破案从来不理会什么新闻媒体啊律师啊之类的,只管埋头侦破。
这次情况特殊,据说那个律师用威胁的口吻说:“你们不担心会引发再一次的反日游行吗?”
当领导的最怕发生社会群体事件,所以那个律师有要求,警方也不能置之不理。
刘局让谭队去处理,他的意思是要接待一下,看对方有什么诉求,但因为嫌疑人的口供还没拿到,与嫌疑人见面目前还不是时候。
谭队一听头都大了,他最不喜欢与媒体、律师打交道,哪句话说的不对,容易被抓住把柄,他建议请政治处的马处来负责接待。
马处是专案组的副组长,政治敏锐性强,他出面再合适不过。刘局想想也对,便安排马处出面。
马处接受任务后,提出他不了解案情,希望刑侦大队派个熟悉情况的刑警配合他。于是,谭队想到了陶潜,陶潜对案情非常熟悉,而且性格沉稳周到,是合适人选。
“现在社会真是变了,竟然有人敢威胁警察!”谭队在向陶潜交代任务时,想起那个律师的威胁,仍然很气愤。
“我们警察现在不是经常给人当孙子吗!”陶潜附和着说。
陶潜倒也没有抵触情绪,他觉得这个差事蛮新鲜的。但自己从来没干过,心里没底儿。好在有马处牵头负责,陶潜只是配合,听领导指挥就是,他只要注意说话尺度就行。
想到说话尺度的问题,陶潜忽然意识到,这件事没有自己刚才想的那么轻松,跟律师见面的时候,关于武野一案的案情说不定马处会让陶潜说明,与案情有关的问题也会让陶潜来解释。
而律师往往是出了名的刁钻,不定会问出什么预想不到的问题,因此一定要对案情了解到熟之又熟的地步。
于是,陶潜马上整理出一套案卷材料,并将宋军对陈大柱的审讯视频看了两遍,却越看越有种不对劲的感觉,脑子里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把他吓了一跳,他忽然觉得陈大柱不像是真凶。
从陶潜了解的情况来看,陈大柱城府不深,性格简单鲁莽,不擅掩饰算计,没多少心机,他的内心活动全写在了脸上。
而从提审中他的神情上观察,他该说的应该都说了,宋军已经把他内心隐藏的东西都挤出来了,他说没杀武野,或许没有说谎。
这个新冒出的想法让陶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