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初见陈大柱(1 / 1)

撒枯拉上有血 羽米 775 字 2023-01-20

陶潜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在那儿发呆。别人以为他在想案子的事儿,其实他想的是以后自己该怎么办。

女友提出让他改行以后,他便进了专案组,没心思考虑这件事。再后来女友又问过几次,他一直推托,说等案子破了再说。

现在好了,案子的嫌疑人已经被抓获,离最后结案不会太远了,自己得好好想想今后的事了。他以前用案子做借口,其实是没考虑好。

他心里一直非常矛盾,听从女友父亲的建议,将来的物质生活肯定会比他一直当警察要好得多。

但他的性情不适合从商,虽然性格平和,却是宁折不弯的脾气,头脑够用,但心肠不够狠,过于照顾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不适合在生意场上拼。

而他破案却慢慢破出感觉来了。虽然他专业学的不是刑侦,但他很有这方面的悟性,还能把自己的犯罪心理学专业与破案结合起来。

今年年初,他根据一个案子的侦破过程,写了一篇论文,寄给自己在大学上研究生时的导师,得到了导师的肯定。

导师帮他推荐给一本专业杂志,估计近期就会刊发。这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因此,如果真要放弃现在的工作,陶潜又难以割舍。

从这个角度来说,陶潜倒希望武野一案别这么顺利才好,好让自己有更多的犹豫和考虑时间。

破案期间他和女友见面较少,除了心思在案子上,也因为怕女友见面时催问他最后的决定。

昨天陶潜听到嫌疑人被抓,心情放松了,与女友共度良宵的时候,女友又问他辞职的事。他很难找借口再推,看来到该决定的时候了。

如果组里的同事知道他想辞职,非得气死。组长这个位置在局里虽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但也有很多人盯着呢。

不少人已经听说组长可能是陶潜的,不定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呢,没想到他考虑的却是要不要离开。

下午3点多钟,陶潜听到楼下响起一阵吵杂的声音,他从窗子往下一看,是宋军他们回来了。

陶潜本不是一个爱凑热闹的人,平时遇到这种吵吵闹闹的扎堆人群,总是极力躲开的。

但他特别想看看这个刚抓获的嫌疑人,这个杀了一个日本人的人,这个做了轰动大案的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陶潜走出办公室,乘电梯下到一楼,在大楼一进门的地方碰到了抓捕组一行。陶潜扬手和宋军打了声招呼,看着他们从身边走过。

陶潜的注意力主要在陈大柱身上,虽然对他只是短短一撇,但一丝疑惑还是涌上他的心头。眼前的犯罪嫌疑人,与陶潜此前的分析和预想出入很大,给他的第一感觉是抓错了人。

进到专案组以后,陶潜对凶手不知揣摩过多少次,对凶手的性格特征有一些勾勒。

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睡不着,头脑中有一种一片空灵的感觉,仿佛那个凶手就在他的眼前,伸手可及却又碰触不到。

在陶潜看来,凶手对案发现场进行了“整理”,没有留下漏洞,行凶地点的选择正好避开了监控探头的可视范围,并且处于路灯照射的盲点,是附近一带光照最弱的地方。

陶潜不相信这些巧妙的安排只是巧合,只能说凶手是个心思缜密、计划周详的人。

而刚刚和陈大柱打照面的时候,陶潜对他进行了仔细观察,认为他是个做事冲动、鲁莽少谋、不计后果的人。

这个判断不完全是从长相和气质上看出的,最重要的是他的眼神,眼神是最骗不了人的。

陈大柱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懵懂的蛮气,应该是个不爱动脑、只爱动手的家伙。他的眼睛躲躲闪闪,有些慌乱,陶潜和他有过几秒钟的对视,眼神一碰,他便立刻躲开了。

由此判断,陈大柱应该是个内心极端自卑的人,与陶潜通过分析描绘出的凶手形象,无论如何也对不上号。

但愿是自己想错了吧!刑侦工作首先要看的是证据而不是感觉。陶潜在心里说服着自己,也许是陈大柱碰巧运气比较好,有如天助般地在现场没有留下痕迹。

如果陈大柱真如看到的这般简单,只要警方审讯策略得当,抓住他自卑和心虚的弱点,让他招供不会太难。

不过,陶潜始终无法将“有勇无谋的陈大柱”与“老谋深算的做案手法”整合到一起去。

此刻,他心里的疑虑与专案组上下的欢快气氛很不协调。自己是不是太多虑了?陈大柱到底是不是凶手,审了以后就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