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听了高兴吗?当然高兴。
既然皇上有将大海变成粮仓的决心,那自然就少不了水师的支撑。若是没有水师清剿倭寇,那倭寇时时刻刻都可以扰乱海疆,还谈什么下海打渔,把大海变成粮仓?
“皇上是想,”即便是以汤和的城府,也不禁要为他自己接下来的话感到郑重。
“解除禁海?”
老朱沉默良久,见汤和一直直勾勾的看着自己。老朱洒然一笑,“有何不可吗?”
见汤和低着头没有接话,老朱不由得站了起来。来回踱着步,说道:“朕当初禁海,不过是因为残元未灭,大明又不能够两面作战。再加上百姓下海打渔风险太大,而所获也不多。因此,才不得不下令禁海。”
汤和点头,他是知道情况的,明白皇上当时之所以下令禁海,就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明百姓的性命是很珍贵的,经过了元末几十年的战乱,民生凋敝。大明立国之后,急需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为此,老朱甚至下了各种旨意,一边是以免赋税三年来奖励百姓垦荒,一边是鼓励百姓繁衍生息。就这么一波操作下来,大明百姓的数量也不过才堪堪过三百万户,连四百万户都不到,还不如前元的一半。
大明是推翻了元朝,继承了元朝的江山的。如果大明连人口都赶不上前元,那岂不是让老朱这个皇帝的脸面上无光?
不说超过前元嘛,老朱至少在有生之年,还是希望大明的人口能够和前元相当的。
而在这个年头,下海捕鱼可是一个风险极大的活计。不说九死一生嘛,反正几乎每次百姓出海,都有回不来的人。就是因为这个,百姓才对海龙王非常的敬畏,甚至连女人不能上船的规矩,都给弄了出来。而且百姓捕鱼的效率极低,因为捕鱼手段的欠缺,导致百姓只能够捕获那些跑到海面上的鱼,一天下来颗粒无收都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因此,在老朱看来,用百姓
的性命去换几条鱼,这简直就是亏出血的买卖。干脆直接下令禁海算了,这样至少能够保证让百姓避免风险,安安心心的给大明繁衍生息。
但是时移世易,现在情况却是不一样。
韩度用战船下深网捕鱼,战船保证了捕鱼的人不会被风浪轻易的淹没,而深网则又保证了每次出海都能够有丰厚的鱼获。
因此,即便是老朱,心里都不禁有想要解除禁海的想法。
“你意下如何?”老朱朝汤和问道。
汤和沉吟一番,心里明白皇上这是真的动了心,想要解除禁海。不过有些事情,他还是要点到。“皇上,臣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哦?为何?”老朱不禁眉头一皱。原本老朱以为汤和会欢天喜地的同意的,没有想到他竟然会说从长计议。
禁海对谁的损失最大?当然是水师。就连老朱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从禁海之后他便将水师完全甩给汤和打理,再也没有过问过。说心里话,水师的确是在他心里的地位下降了很大一截。
水师也从以前的四处出击打击倭寇,变成了沿海设立水寨、卫所,由主动进攻转入了被动的防御。
而如果解除禁海的话,受益最大的同样是水师。别的不说,至少水师在老朱心里的地位,不会比五军都督府差。
“理由呢?”被汤和反驳,老朱自然是不高兴,不过他还是想要先听听汤和的想法。
“皇上明鉴,”汤和躬身一拜,“臣以为韩度是韩度,百姓是百姓,两者不可同一而语。韩度这小子智计百出,他能够如此捕鱼,一次所获丰厚无比,却并不能够意味着百姓也能够向他这样捕鱼。如果现在解除禁海,允许百姓下海捕鱼。皇上以为百姓能够弄到大船,能够像韩度一样一次捕获三十万斤吗?他们只会用曾经的方式下海捕鱼。”
老朱听了,也不得不点头认为汤和说的有理。百姓根本不可能有战船,也不可
能像韩度那样下深网。即便是解除禁海,他们也只会和以前一样,用命去搏几条鱼获,还是一样的得不偿失。
“看来朕的确是有点操之过急,那禁海之事就此作罢。”老朱也是一个能够听的进去劝的人。前提是你说的话要对他有利,对大明有利。
汤和沉吟一番,却说道:“皇上,臣虽然统领水师多年。但是论对大海的熟悉,还真的比不上韩度那小子。臣以为禁海之事,不若等韩度回来,问问他的意见?或许他有什么主意,也说不定。”
刚才老朱放弃解除禁海的时候,心里也是一阵惋惜的。现在听到汤和这样说,自然不会反对。
“那好吧,禁海之事就此搁下。就等韩度回来,朕听听他的看法之后,再做决定。”老朱心里也想韩度能够想出一个既能够让百姓出海打渔有所收获,又能够保证他们安全的办法出来。
“皇上圣明。”汤和立刻马屁奉上。
老朱自得的一笑,不过没有笑多久,便示意汤和。
“继续看着奏折吧,后面的韩度提到的事情,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是,”汤和应了一声,便继续打开奏折看下去。
“鱼获太多,征调的徭役全都帮忙处理鱼获,尚且忙不过来,以至于栈道的修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