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认祖归宗(1 / 2)

对于萧墨晔的身份是否公开,叶筱锦如今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姚淑英已经死了,皇权也重新落回到孝景帝手中。

孝景帝没有猜忌镇南王府,也不会像姚淑英那样时刻想要她和萧墨晔的命,她从前担心的那些问题已经不存在了,那萧墨晔是做皇子还是世子于她来说区别不大,只要萧墨晔自己高兴就好。

英国公夫人是很高兴的,这就意味着往后她能光明正大的给萧墨晔做外祖母了,他们再也不用来往都还需要找由头应付外面人的猜想了。

再听到人家议论赵韵时,她可以很自豪地跟人说,她的女儿不是孤寡命,她有儿子,而且还是个极其孝顺的好孩子,她还有孙子孙女,一胎三个。

还有一点便是当年皇上纳的那些妃子,这些年都被姚淑英害了个七七八八,如今皇上后宫清净,再看刚刚皇上那反应就知道他对赵韵的感情还在,作为母亲她当然看得出来女儿亦是对皇上还有情。

若是两人将来还能走到一处,女儿老了身边能有个伴,或许日子会比眼下好过些。

和英国公夫人相反,老镇南王心情却有些低落,一手养大的孙子要拱手让出去了,尤其是宝贝小曾孙们可能要跟着搬出去,想到这些心头就发闷,回到镇南王府,他双手背着身后就到了墨竹院,让常嬷嬷把孩子们的东西收拾收拾跟他去他的院子,他要趁机与孩子们多亲近亲近。

叶筱锦大致能明白老王爷的心情,由着老王爷将孩子们带走了,不过想到以后要搬出镇南王府她也是舍不得的,萧家人给予她的温暖太多了。

萧墨晔宽慰她,“我跟他说暂时不搬出去,至少萧娅成婚前是不会搬的,后面再想办法。”

有没有办法两人心下其实都有数,拖也拖不了多久,皇家子嗣认祖归宗后怎么可能一直住在大臣家里,为了镇南王府着想,届时怕是还得注意着点距离,人生就是这般,得到一些总是要以失去另一些为代价。

叶筱锦从身后抱住萧墨晔,将脸贴在他背脊上,神情间有些伤怀,自己在王府住了这些时日就舍不得搬走,萧墨晔在王府长大,对萧家的每个人感情都深厚,他该是更难受的,搬离这熟悉的一切便意味着他要重启新的人生。

与镇南王府气氛低沉不同,皇宫里的孝景帝是极其兴奋的,他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第二日早朝惯例听了几个大臣的上奏就迫不及待将萧墨晔的身世公布了。

他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前一夜将自己隐瞒身份与赵韵在逍遥阁成亲,而后生下萧墨晔的事情在腹内打了几次草稿,就怕一个逻辑不合理经不起推敲,将来赵韵母子被人非议。

他与赵韵的婚事虽没通过皇家,但是他们是在赵韵师门正经行过拜堂礼的,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不怕人查,按民间的论法,赵韵是他的妻,萧墨晔就是他的嫡子。

后来赵韵被先帝逼着立誓不入皇家,他便一直为她空着后位,直到被姚淑英钻了空子逼着无忧立她为后,这些在孝景帝看来都是不作数的,他在百官面前也是这般说的,立姚淑英为后非他愿意,他心里正妻一直是赵韵,便是他不入后宫,她依旧是正妻。

他反复推敲,斟酌措词,便是当年登基称帝时都不曾这般重视,把自己与赵韵的姻缘说清后,又命人拿了水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萧墨晔来个滴血验亲。

想起以前赵韵说滴血验亲并不一定准确,亲生父子也未必血液相融,不是父子的也有可能血液融合在一起,为此,还没到早朝他就将萧墨晔宣进了宫,割了两人的手指先试了一遍,见两人的血融合在一起,才又放心地在早朝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验了一次。

若是他们父子的血没有融合,他也是有准备的,命人在水里做些文章必须让那血融给大家看,总归萧墨晔是他的崽子他再清楚不过,弄个滴血验亲也是做给那些大臣们看的,免得他们有所质疑。

其实这点孝景帝有些想多了,无论是他还是无忧都是对萧墨晔极度偏爱的,听他说了萧墨晔是他与赵韵的儿子,大家非但没有怀疑,反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皇上宠爱萧世子是这个原因,也只有这样才解释得通,帝王为何二十多年来一直疼宠权臣之子,想比先前说的捧杀大家更信服于萧墨晔是皇子亲子的说法。

再加上三皇子和越国公勾结造反后被贬为庶人,大皇子又是个有腿疾的,皇上先前也坦言过自己已经没有了生育的可能,百官正为皇家继承人担忧呢,这就及时出现了个萧世子,萧世子的能力这些日子大家都见证了,还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胤继承人不愁了,百官高兴还来不及,谁还会去质疑萧墨晔的身份。

到下朝了,孝景帝还有些没反应过来,萧墨晔的身世就这样被百官接受了,甚至还有老臣上奏请他立萧墨晔为太子。

不等他做出反应,萧墨晔本人出来反对了,他的理由是,孝景帝还年轻,不急于立储君,他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想多学习学习。

百官出奇的好说话,在萧墨晔说出这些话后就真的没再上奏,孝景帝从前在位时,虽然把江山打理得很好,但难免还是会有被众臣逼迫的时候,他一觉睡了十来年,这帮臣子们突然听话的他都有些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