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怎么会有人想做昏君呢(1 / 2)

“那是摘星台。”赵玉楼为她指着远处一个极高的楼阁开口,“高宗曾为博沁妃一笑,便大力兴建了摘星台,只因沁妃爱星辰,白日里无甚意思,夜里可带爱妃上去瞧瞧,居高览星也别有一番滋味呢。”

“素闻高宗深情,臣妾也正想瞧瞧这传说中的摘星台呢。”沈如烟笑回,进宫也有半年了,这摘星台她听过见过,却因有人把守从未上去过。

这时赵玉楼细细瞧了她一眼,沉吟道:“爱妃可有喜欢的东西?”

什么意思?

沈如烟谨慎道:“臣妾只喜欢皇上。”她说完觉得这话不大对,她可没有骂人的意思,便又道,“除了皇上,臣妾再未有所求。”

她只想做宠妃,不想做妖妃。

赵玉楼眼中似有失望一闪而过,沈如烟眨了眨眼睛,心道应该是自己看错了,怎么会有人想做昏君呢。

——说高宗深情那是实在没得夸了,这位可没什么好名声。

她想了想,转移话题道:“方才听皇上提起翰林院失火,不知那纵火之人是谁,如此狂妄大胆,翰林院众多藏书,若不慎毁于一旦,他有几条命够砍?”

“自是那野心有余,实力不足的。”赵玉楼挑了挑眉,嗤笑一声。

沈如烟凝眸,忽然想起来先前太傅奏请让陆松云提前入朝一事。

翰林院本就是熬资历的地方,能进去的必然都是历年科考极出众的人物,年轻人一腔抱负却只能屈居一角,修书编书,自然苦于自己郁郁不得志,更有甚者熬了半辈子,熬到发须花白,也不过五品到顶,只博了个清贵的名头。

若这时一个新来的后生却得了当朝太傅青眼,能够提前入朝,有人心生不忿,一念之差走了岔路,好像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文人惜书,若是翰林院之人放火,除去其他考量,大概是不舍得损毁书籍的。

见沈如烟似乎恍悟,赵玉楼笑问:“你又知道了?”

“臣妾瞎猜的。”他怎么知道的?

赵玉楼偏头看她,叹道:“爱妃如此,甚好。”

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沈如烟云里雾里,不过她装得自然,笑着应下。

“皇后娘娘,请容奴才通禀一声,娘娘——”这时,小德子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

两人闻声转身,便见皇后匆匆穿过长廊,大步而来,丝毫不理一旁苦着脸阻拦的小德子,那一身气势似夹带着千军万马,凌厉感扑面而来。

皇后来者不善啊。

沈如烟低头屈膝行礼,一气呵成。

皇后走至近前,本想开口,却强自冷静下来,屈膝一礼:“臣妾参见皇上。”

“皇后有事?”说话间,赵玉楼右手拉起还屈膝不动的沈如烟。

“皇上可要加重青州赋税?”皇后站直身子,直接问道。

她这话一出,赵玉楼表情不变,声音却意味不明:“皇后消息倒是灵通得很。”

一个时辰前的事,朝臣都还不知道,皇后却先得了消息……

沈如烟下意识想到了陆松云,赵玉楼手段狠辣,御前没人有那胆子乱传这等重要消息,剩下的除了她,便就只有陆松云了。

难怪他当时答应的那么痛快,原是下有对策了。

一个尚未入朝,还在翰林院被压榨做苦力的寒门才子,能在一个时辰内将消息传进后宫的皇后耳朵里……

本事有点过于大了。

“臣妾请皇上收回成命。”皇后双手交叠,素来挺直的腰背弯了下去,深深一揖,竟是行了君臣之礼。

赵玉楼眯起眼睛:“皇后可还记得自己的身份?”这话他问过好几次,只是皇后似乎并未入心。

“臣妾乃大周国母,皇上的后宫之主。”皇后抬头,直视着他,“百姓艰难,臣妾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回你宫里去,朕恕你今日无状!”赵玉楼面色不变,只是语气凉了许多。

周围的人大气不敢喘一声,连沈如烟都微微屏息,默默降低存在感。

皇后明显能感受到赵玉楼的怒意,却依旧不改立场:“暴动只是一时之乱,只是平山一县之乱,青州百姓何辜,要承受两重赋税?”

“凭他们同属青州,一县之罪,一州同当!”赵玉楼眼神终于冷了下来。

“未免连坐过甚!”皇后横眉冷对,瞧着有些咄咄逼人,“百姓有过,当查明事实,以教化度之,岂可一味压迫,加重其负担?”

“朕如何治理国家,需要你来置喙?”

“臣妾为臣为后,负有劝谏君行之责,今皇上决断失策,臣妾不得不犯言直谏!”

这是明晃晃说皇帝有错了。

沈如烟大惊,周围的下人们顿时将头埋得更深,都快塞进地缝里了。

“你在指责朕?”赵玉楼声音忽地轻了许多,却不知怎的,落入人耳只觉泛着股森冷阴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皇上政令还未下达,尚可挽回。”这话的内容与语气像极了学堂里淳淳教诲又耳提面命的先生,刻板冷硬,却苦口婆心。

只是她教训的对象是皇帝——唯我独尊,傲睨万物的皇帝!

赵玉楼眼神一沉,蓦地抽出身旁侍卫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