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一楼”隔绝的那么严密,穹顶空间就比较空旷了,真是一个大空间,只有一些架子和台子。
走近一看,架子上和台子上放的都是大小不一的无土栽培箱。
看到这个,观众们立刻猜到这里是用来干什么的了。
“好家伙,我以为这里是个什么神奇所在呢,原来就是一个蔬菜大棚!”
“噗,虽然……但是……能不能换一个词,我已经无法直视这个穹顶空间了。”
“哈哈哈,尼玛的,人才啊!”
“起名鬼才!”
“我都看到小字了,人家这里明明是‘月面植物栽培实验中心’,你们起的破名字,哈哈哈!”
然后,好玩的来了,因为有个先声夺人的……好名字,穹顶空间的正式名字没人叫了,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里就是——蔬菜大棚。
顶多是月球蔬菜大棚。
现在这里是“寸草不生”,不过实用科技做了后期的ar增强效果,让观众们看了看植被生长出来之后的绝美景色。
穹顶空间的高度不一,所以最外圈种植的都是比较矮小的植物,越往内圈靠近,植物的生长高度就越高,观众们甚至看到了玉米和甘蔗。
当然,叠了很多层的架子也很高,它里边种植的也是比较低矮的植物。
甚至航天员们还要测试把月壤变成土壤。
虽然之前在“小舱室”里做过实验,单纯的月壤无法生长植物,因为它们既无法保存水分,也没有植物可吸收的营养,只能作为固体基质做基质栽培。
固体基质栽培植物是用固体基质固定植物根系,并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
基质种类很多,常用的无机基质有蛭石、珍珠岩、岩棉、沙、聚氨酯等。
有机基质有泥炭、稻壳炭、树皮等。
因此基质栽培又分为岩棉栽培、沙培等。
它采用滴灌法供给营养液,其优点是设备较简单、省工省力、省水省肥、优质高效、环保少污染等,但需基质多,连作的陈基质易带病菌。
月壤就可以当无机基质。
不过现在实用科技又有了超级苔藓和超级营养液,航天员们要试试改造月壤。
毕竟最开始这两个技术就是为了改造恶劣的外星球环境而研发的,只是用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也刚好。
而穹顶舱这边,就是它们在外星球的第一站和第一战。
不得不说,当航天员们通过智能眼镜看到满屋的植被时,心情立刻就好了很多。
哪怕它们都是虚拟的。
当然,现在是虚拟的,可以后,他们会亲手把它们种出来!
到时候,这里一定非常的漂亮。
这也是为什么植被……好吧,蔬菜大棚和生活区建在一块的原因。
对于在月球的航天员来说,这里不仅是一个做实验和种植口粮的地方,还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地方。
当这里种满植物的时候,这里就会有一种家一般的感觉。
只是当它们看到穹顶的最中心位置空着一块的时候,就有了一丝疑惑。
其他地方都种满了植物,怎么就这里空了一块?
啥意思?
难道是让航天员站在这里,享受被植物包围的感觉?
倒也……不错。
当然,也有可能是让航天员自由发挥,想重点什么就重点什么。
观众们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只不过李未来马上就整活了,同样是ar技术,他直接让那里长了一颗桂树!
根据繁星的神话传说,月亮上有一棵桂花树,高五百丈,折合成现在的尺寸就是1600多米。
这是这么大的一棵树,下面有一个人在不断地砍树。
这个就是“吴刚伐桂”的故事。
相传吴刚是樵夫,西河人氏,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
古代奇书《淮南子》曰:“月中有桂树”,说明月宫桂树的想象早已有之,而吴刚伐桂的神话。
最早记载的文献则见于唐代《酉阳杂俎》:“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
而现实里,桂树也被确认有药用价值,甚至《说文解字》解释桂是“百药之长”。
《本草纲目》中引用《本经》的说法,认为桂的药用价值为:“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不老,面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
它的花能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缓解牙痛、经闭腹痛。
它的果实能暖胃、平肝、散寒。
它的根可以祛风湿,也能散寒。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痛、肾虚牙痛。
反正不管是现实意义还是神话意义,都被繁星人所熟知,所以在它长成型之后,都没标注名字,不少人一看树叶和花朵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课桂树。
“好家伙,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