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间站工作是很辛苦的,虽说可以跟地面实时联系,还能跟家人联系,但孤寂的感觉依旧很难避免。
而且空间站是非常封闭的环境,空间狭小的同时各种设备一刻不停的运转,只是噪音就非常困扰航天员们。
到了月球上也一样。
甚至因为物理距离问题,困难还多了不少。
很多人都觉得在月球上工作很浪漫, 但其中的艰苦只有驻站航天员自己知道。
好在航天员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意志坚定,而且还有不少航天员擅长整活,能活跃气氛。
比如老同志聂志明。
他一嘴的东北话直接带歪了其他两人,单口相声说的也贼溜。
刘东和孙丽丽在外边敲了五个小时的石头,他一句“来就来了, 还带什么礼物”,直接把他们逗乐了, 疲惫感也散了不少。
孙丽丽直接把箱子给他,然后踩到限位器上固定住航天服的足部,上边的智能机械臂自动固定住肩膀上的两个固定点,宇航服就站稳了。
刘东替她打开背部的维生背包,然后她一个后仰脱离出上半身,双手撑住航天服的肩膀轻轻用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的重力就让她的双腿轻松跳了出来。
“呼~”
她出来之后笑着说道:“聂哥,这可是我们好不容易采集的月球岩石纪念品,很珍贵的。”
“好家伙,月球岩石纪念品,那可太珍贵了!”
聂志明拿着箱子非常“吃惊”,紧接着就说道:“我出门去抓一把土,也才一把月球土。”
这时候孙丽丽也替刘东打开了维生背包,他出来之后笑道:“哈哈哈, 聂哥, 你搁这搁这呢。”
三个人笑闹了一会, 气氛完全轻松了下来。
从7月中旬登上月球,他们已经在这里驻留差不多三个月了, 再过两天, 奔月飞船会把他们这段时间收集到的月壤和月岩样本运回地球,然后再装上一些物资回来。
之所以要等三个月,是因为实用科技和航天局要搞定轨道加注技术。
而等到12月份,最后一枚本来应该执行繁星首次载人登月任务的长征九号火箭,会再送来一座月球舱。
之所以又送,是因为他们在旁边的陨石坑里发现了好东西。
水分子!
是的,月球车的摄像头还没有拍摄到确切的冰块,但检测模块已经发现水分子了,所以哪怕没有形成水冰,只要陨石坑里的月壤能“攥出水”,这里照样是优良的基地建设地点。
所以三位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都很有精神。
当他们来到二楼生活区的时候,“嫦娥妹妹”已经为他们做好午餐了。
“嫦娥妹妹”其实是前哨站里的智能辅助系统,不过因为它的声音是女声,所以孙丽丽就叫它“嫦娥妹妹”。
毕竟作为月球上唯一的女性,不少人也称她为“嫦娥”或“月亮女神”。
那月球上第二位“女性”,自然就是“嫦娥的妹妹”。
作为实用科技出品的智能辅助系统,既然把它装到了前哨站月球舱里,那么它自然可以帮着航天员们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 其中就包括“做饭”。
说是做饭,其实就是加热各种软装或硬装罐头。
它能根据航天员制定的菜单或喜好, 然后操控机械臂完成“做饭”的过程。
脱掉厚重的航天服,穿着舱内服走在温暖、明亮和坚固的生存舱里总能让人心情愉快。
月球的重力很小,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但就是这六分之一,让它有别于完全失重的太空。
失重的环境对于游客来说很新奇,但对于长时间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员来说就没那么友好了,甚至可以说一点也不友好。
长时间待在失重环境里会令人身体不适,而且失重环境下吃饭的限制太多了,所以虽然月球上的重力很小,但是也让他们体验到了珍贵的“脚踏实地”感,并且让他们知道哪里是下,哪里是上。
现在坐在椅子上就是坐在椅子上,不会是太空里的“坐了等于没坐,反而更难受”的情况。
有重力,虽然小了点,但也可以让他们稍微正常的吃饭了。
他们甚至可以端着碗用筷子吃面条。
吃饭过程越像地球,越可以缓解他们的焦虑心情。
他们在这里差不多三个月了,跟在繁星空间站里的航天员们对比,“类地球”的饮食环境作用非常明显。
聂志明拿出一袋热好的牛肉炒面,取出一个一次性纸碗,打开袋子封口朝下轻轻一晃,炒面就被倒进碗里了。
把袋子放进垃圾袋里,然后抄起筷子搅拌一下盘子里的炒面,几下之后,一盘热气腾腾的牛肉炒面就出现了。
虽然步骤有些多,又是袋子又是碗筷的,但仪式感十足。
地球人在月球上长时间工作生活,仪式感还是要有的。
而且袋子和碗筷都有,其实是他们作为首批成员的一个测试任务,经过三个月的测试,以后月球的食物补给直接用碗装就可以了。
到时候热一热直接在碗里吃就好了。
只要使用和食用的时候动作要稍微小一点,不那么